“黎家乃是杏仁豆腐的發源與傳承人,黎御廚當年就是因為這道小食得以進入御膳房當值的,太上皇他老人家嗜甜,您回去問一問的話,保不齊還記得黎御廚的名字。”
雲苓甚是驚奇,沒想到黎娘子的出身與宮廷還沾着幾分關係。
還真是奇妙的緣分。
繼而閑聊之下,方才得知事情來龍去脈。
原來當年御膳房曾削減過人手,黎御廚因不擅長其他菜肴,便被辭退出宮了。
對方沒有選擇留在京城謀生,而是回家鄉臨安娶妻生子。
黎娘子溫聲道:“祖父回鄉后開了個糖水鋪子,靠着手藝積攢了些家底,到我出生時家中已開起了酒樓,供我上私塾讀書。”
雲苓微微頷首,難怪她見黎娘子談吐大方舉止得體,不似尋常婦人,原來幼時也是在殷實人家嬌養着長大的。
臨安雖是個小地方,但黎御廚是個見過世面的人,故而黎娘子雖是女兒家,也在私塾上過學。
能讓家中姑娘也上得起學,可見黎家當時的富裕闊綽。
“豈料天有不測風雲,民婦十五歲那年江南一帶鬧了飢荒,自此便家道中落了。那時江南一帶山匪兇悍,水賊成災,民婦的家人不幸離世后,翰墨的父親便將我取回家中照顧,後來為謀生計又做起了夫妻豆腐。”
顧父是黎娘子的青梅竹馬,全家以做豆腐謀生,在臨安很出名,和黎家有着多年往來的交情。
提起已逝的丈夫,黎娘子目光有些傷感。
在那幾年艱難的歲月中,顧父半點苦都捨不得讓她吃,傾盡全力讓她還能過上待字閨中時的日子。
好景不長,顧父意外身亡,黎娘子的處境一下子就變得更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