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71 字 1個月前

第90章

“諸君,大牢主事王之寀從欽犯張差處得了新的口供,且輪着看一看,再說說怎麼辦吧?”

王之寀的審訊記錄發了下來,刑部十三司的郎中、員外郎們快速的翻越了一遍,一個個臉色陰沉的不說話,於是張問達點名道:“胡郎中,案子移交過來,首先是你審理的,你怎麼看?”

胡士相起身言道:“回部堂的話,下官以為,王主事的供詞來的蹊蹺,不足為信,此案還是以欽犯張差瘋癲定論為最好!”

張問達讓胡士相坐下,然後問道:“其他人的意見呢?”

另外十二個司的郎中和員外郎紛紛支持胡士相的意見:“既然已有了定論,實不必再推翻了。”

當然,這些郎中和員外郎並非單純出於官官相護的考量,不少人是覺得胡士相說的有道理,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的大明實在經受不起新一輪的折騰了。

但站在堂下聽着上官說話的傅梅不幹了,他走出來衝著堂上躬身施禮道:“部堂,下官以為,諸位大人的意見不妥,此案已然是朝野矚目,刑部拿一個瘋子的結論搪塞天下,只怕會引火燒身啊。”

傅梅這麼一說,張問達便點了點頭:“傅主事此言也有道理,若是沒有王主事的審訊結果也就算了,刑部千人一口,也能咬死,可是現在已經有了第二種說法,而且搞不好已經擴散出去了,若是刑部再遮遮掩掩的,就授人以柄了。”

張問達這麼一說,下面的司官們當然明白了他的態度,不少人當即就反口了,但胡士相還是堅持道:“王主事無令私下審訊欽犯張差,本就是不合規矩的,這等供詞如何能採信!”

張問達還沒有回應,堂下談叔岳出列道:“正是因為王主事的審訊不合規矩的,所以,在有疑問的情況下,刑部應該進行大會審。”

親近胡士相的湖廣司員外郎竇文博站起來說道:“刑部大會審不是不可以,但如此興師動眾,還是最好向宮中請旨。”

由於萬曆皇帝跟文官系統鬧彆扭,所以長期對空缺的職位不做填補,因此,刑部湖廣司目前沒有正印郎中,竇文博這個員外郎實際就是湖廣司的一把手。

見竇文博提出了一個緩兵之計,山西司郎中、胡士相的同年董文才立刻附和道:“部堂,竇大人此言甚是,十三司會審興師動眾,理當請旨施行!”

見一眾司官們又有轉向的可能,陸夢龍出列道:“部堂,諸位大人,今年以來,奏章奉入大內,十之八/九皆留中,若今日刑部請旨會審,此事寢矣。”

陸夢龍的意思很明確,萬曆皇帝現在怠政,奏疏送上去,基本就沒迴音了,所以,刑部要是上摺子請求允許十三司會審的話,那摺子一遞,就等於無限期擱置了。

張問達正等着有人駁斥上疏請旨的建議呢,陸夢龍這麼一說,立刻同意道:“陸主事所言甚是,事事都要請旨的話,朝廷設百官僚屬是幹什麼的呢?”

說罷,張問達不再徵詢司官們的意見,直接拍板道:“不用再討論了,今天刑部所有事情都放下,共同會審欽犯張差,務必要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張問達現在是右侍郎兼代刑部尚書,而刑部目前又沒左侍郎,所以,張問達的決定就是命令,在場的司官和主事們便只能一致恭聲應道:“下官等謹遵堂令······”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