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九月中旬的最後一天,城南靠近洛河北灘的一大塊空地被圈了出來,隨即,一隊方城王府名下的工匠進場,按照朱由崧給出的圖紙,建起了一座簡易的露天藍毬場。
這個藍毬場呈現東西布局,在毬場的北面安排了三座並排的兩層看樓,這三座看樓將是未來朱由崧、朱鳳漱、朱鳳凝或三座王府的某些人來看毬時的坐席,因此,三座看樓之間是有迴廊聯繫的,樓下則是侍從和警衛人員待的地方。
而在毬場的南面,也是一排樓閣,不過這排樓不但是聯排的,而且要比北面的三座看樓矮了半層,應該是為了避免聯樓里的看客觀察到對面北樓的情況。
此外,這聯樓的二層,被分割為了四十來個大大小小的雅間,以便招待更多的客人。
至於聯樓的一層,實際是也是整層,不過,整體下凹,所以外觀上是半層的結構,主要是為了安置樓上客人的僕役們而設置的,坐在其中,固然是看不到賽場的情況,但站起來觀戰的話,還是能看到比賽場景的。
兩座藍毬架的背後是毬隊區,候補毬員和指導者會坐在那,部分器具也會放在那。
而在毬場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角上,各有一個布置於成露天高低坐席的扇區,這是給普通看客坐的,視線多少會受到一點影響,但票價會很便宜,低的不過五文錢、高的也不過十五文錢,就能看一場完整的比賽了······
“兩位叔叔,你們覺得這個場子能把人引來嗎?”
“離城一里半,倒也不算太遠,”方城王長子朱鳳漱回應道。“不算乘坐的車轎,普通百姓步行也不過一刻鐘,又在天津橋不遠,外地過來看毬賽也不是太難。”
奉國將軍朱鳳凝卻擔心道:“現而今,士紳都喜歡吟風弄月,他們會喜歡看藍毬嗎?”
朱由崧笑道:“我們指望的不是那些家長,而是各家的子弟,那些十六七八的,難道就喜歡詩會、崑曲嗎?不,他們未必喜歡,只是沒有其他的頑樂,才只好被迫跟長輩一起喜歡那些的。”
朱鳳漱認可了朱由崧的話,還以自身為例:“就如我一般年紀的,也未必不會受到吸引,更何況還能下注賭個輸贏,甚至還能自己養個毬隊參與,所以,不用擔心沒有觀眾。”
朱由崧想了想,問道:“兩位叔叔的毬隊,訓練的怎麼樣了?”
朱鳳凝回應道:“藍毬看起來頗為簡單,但競技的規則不少,真要熟稔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不要說耍的還要漂亮,這便難上加難了。”
是的,中規中矩的比賽,場面上未必就好看了,必要時一定要有花俏的炫技才能吸引眼球,所以,西鄂王府的毬隊遠沒有到可以拉上場的程度。
朱鳳漱也道:“十來天,根本就練不出個樣子來,只怕十月都未必能上場啊!”
朱由崧點點頭:“那就先不進行正式的比賽,搞幾次切磋,就一旬一次吧,如此,不但能加強兩府毬隊的戰技,而且還能起到暖場的效果。”
“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