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從韓爌處出來,表字際明的戶部河南司郎中陳於道冷笑道:“我就不相信這麼一大筆錢放在面前,他韓虞臣會真的一點都不動心。”
表字宗文的太僕寺少卿李素珍忽然想到了什麼,問道:“福王府名下的順和店是不是沒有在山西販賣字花啊?”
由於推廣的時間比較短,所以順和店目前只把字花業務做到了徐州、淮安、揚州、杭州等幾個府及東昌府臨清州、天津河西務等要埠地,年後才會進軍常州、蘇州、松江、太平、寧波、武昌、廣州等府及浮梁景德鎮、南海忠義鄉(佛山)、漳州月港等名城大埠。
至於在開封、西安、南陽、懷慶、衛輝、濟南、歸德等府以及六都南京的經營,主要是與各處的本土勢力進行合作的,並且還是各地本土勢力佔了主導地位,順和店也就白享一份紅利,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只能視為順和店在接下來要進行的飛票業務準備敲門磚。
不過也正是因為考慮到未來開展飛票業務,所以順和店的各處支店是依託黃河、運河以及長江並部分海貿重鎮來布局的,並不准備現階段就向西北和西南擴張。
這就在留下較大的經營空白的同時,避免得與更多的地方勢力發生衝突。
故而諸如晉商集團之類的,其實完全有可能因此與福王府實現媾和。
出身徽商人家的陳於道因此做出了誤判:“原來這幫山西佬已經從福王府拿到好處了,所以才不願意節外生枝。”
引導陳於道做出誤判的李素珍自我堅定道:“這幫山西佬,什麼不能賣呀!”
陳於道苦惱道:“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既然陛下留中,太子也不管,那就只能直接跟福王府招呼了。”李素珍想了想,說道。“好歹在淮鹽入豫的問題上,(徽商)公所多少跟福王府是過交情,或許能給些面子。”
既然之前徽商跟福王府是有交情的,那為什麼不直接與福王府合作,反而要背後捅福王府一刀呢?
原因很簡單,第一,沒有人會嫌錢少的,而且福王府利用先發優勢,佔據了太多的好底盤了,所以,能逼着福王府從字花生意上退出,那是最好的結果;第二,現在福王府合作的不是王府就是勛貴,此外就是諸如歸德府沈鯉家族、松江府申時行家族之類的頂級豪門,暫時還看不上徽商集團,所以,即便徽商集團主動上門,那也不能討到太多的好處,但現在沒得選的情況下,能吃下犄角旮旯也算不錯了。
啥?大明也沒專利法,為什麼不搶在福王府之前,徽商集團自行開干呢?
不跟福王府打招呼,徽商集團就自行推開字花買賣,當然不是不可以,但問題是,這就可能徹底得罪了福王府,以及站在福王府背後的鄭貴妃和萬曆皇帝,買賣顯然不是這麼做的。
陳於道苦笑道:“那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