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1 / 2)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97 字 1個月前

第234章

一晃時間到了五月末,天氣逐漸炎熱了起來,福王朱常洵便決定再次離城到萬安山新建的別院去避暑,不過這一次朱常洵並沒有帶上身懷六甲的鄒氏,這是因為,鄒氏的預產期是九月,已經不方便車馬勞頓了,另一個原因是,朱常洵要考驗一下王妃姚氏。

如果鄒氏留在福王府里有個三長兩短的話,朱常洵雖然廢不了姚氏這個善妒的惡婦,但接下來姚氏的日子恐怕也是不會太好過的。

其實,姚氏可沒有那麼傻,會去針對一個肯定撼動不了自己地位的側室,更別說,即便姚妃真犯傻了,朱由崧也會提醒母親的,因此朱常洵的測試一開始就打錯了算盤,反而給了姚氏施恩於鄒氏,及與鄒氏建立聯合戰線,共同針對朱常洵其他妾媵的機會。

按下王城裡的合縱連橫不說,朱常洵前腳離開洛陽,朱由崧後腳就出現在了他名下最新產業----料器場----中。

說到料器場,當初朱由崧曾經要求料器工匠們把窯爐用磚給他看一看。

結果,朱由崧用PH試紙對爐磚成分進行了測試,發現料器工人們採用的並非是他期望的鹼性耐火磚,不過想想也是,從沒有聽說過玻璃器皿中含硫含磷會影響品質的,所以料器工人用普通耐火磚已經足以,並不需要刻意去尋找什麼鹼性材料,而且以明代工匠的化學知識,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鹼性材料。

“開爐吧!”

朱由崧一聲令下,工匠們用大鐵夾子從烈焰騰騰的火爐中將鑄鐵坩堝夾了起來,然後傾倒在幾個模具當中,等液體稍微冷凝了一下,工匠們又小心翼翼的將模具與半凝固的液體分離出來,並將基本成形的器皿單獨存放,剩餘的液體又重新放回火爐之上加熱。

朱由崧仔細的觀看着這一步驟,心中暗暗有了計較,是的,以這個方法是可以獲得大塊平板玻璃的,所以只要這些玻璃的透明度附和了自己的要求,那就可以迅速將其變為一本萬利的玻璃鏡。

啥,沒辦法大規模進行銀鏡反應?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