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朱由崧聽出來了,韓善爵其實在批評萬曆皇帝,認為目前大明政壇的黨爭其實是萬曆皇帝一手推動的,對此,朱由崧不好說什麼,只能假裝沒聽懂韓善爵的潛台詞,並故意追問道:“那乙巳京察誰勝了?”
韓善爵敘述道:“乙巳京察之前,沈鯉沈閣老一黨掌握了吏部,所以在北京京察中上奏在京五品以下官員中老疾者三十人、貪酷者十人、罷軟者六人、不謹者九十人、浮躁者三十九人、才力不及者三十二人,意在將沈一貫沈閣老的門下一網打盡。”
朱由崧眨了眨眼,有些緊張的問道:“成功了?”
韓善爵搖了搖頭:“太過操切了,所以沈元翁讓陛下相信,這是次輔一黨在黨同伐異,所以京察結果是去位了一些人,但次輔要求拿下的科道卻成功考察留用了,這對次輔一黨來說,就是養虎遺患了,所以,後來雙方又圍繞楚王案展開更多的較量,最終兩敗俱傷,兩位閣老一同去職,讓朱賡朱閣老賺了便宜,暫時成了獨相。”
朱由崧聽到這,有些糊塗了:“老先生,乙巳京察與如今局勢有何關聯呢?”
韓善爵笑道:“小王爺莫急,這就說到了。”
朱由崧只好凝神聽下去,就聽韓善爵說到:“趙南星、顧憲成等人罷官之後,於東林書院講學,自命清流,蠱惑眾人,倒也給他們羅致了一批黨羽,這便是東林黨;原本,東林黨潛伏朝中,蓄勢待發,當兩位沈閣老同時去職之後,朱閣老獨木難支,東林黨人便趁機發難,先是倒朱,然後又試圖謀取閣職,但在陛下聖斷之下,還是歸於失敗。”
朱由崧恍然,這也是為什麼東林黨人把希望寄托在太子朱常洛的身上的原因,實在是他們搞的太過分了,以至於萬曆皇帝始終壓制他們,讓他們看不到翻身的希望,所以不得不寄希望於下一代皇帝身上。
咦?似乎有哪裡不對,這東林黨現在不也鬧騰的厲害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韓善爵並不知道朱由崧的想法,還在繼續說著:“接下來東林黨又在密揭案例興風作浪,成功將王錫爵王閣老拒之朝堂之外,並迫使李廷機李閣老自辭,可謂大獲全勝;不過,也正是因為東林黨在密揭案中用了下三濫的手段,所以,宣城人右中允湯賓尹為首的宣黨和崑山人左諭德顧天埈為首的崑黨便與浙黨聯手對付東林一脈。”
朱由崧立刻在腦子裡打了個問號,右中允、左諭德不都是東宮僚屬嗎?
難道崑黨、宣黨與東林黨的爭議是為了爭奪朱常洛的信任,及萬曆朝之後對朝政的主導嗎?
這倒是狗咬狗,一嘴毛了。
“三黨一旦聯合,力量自然比東林黨要強了許多,所以接下來在李三才案上,東林黨吃了大虧,原本有希望入閣的李三才丟官罷職,算是折斷了東林黨的一條臂膀。”
李三才,托塔天王李三才,朱由崧眼眉一挑,好吧,現在還沒有《東林點將錄》呢,李三才還沒有李天王的名頭,但依舊是東林黨里數一數二的巨頭,他這一夭折,只怕接下來東林黨人會瘋狂報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