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閆文清是東林的人?目的呢?”
“宋長史是不是東林的人,下官沒有證據,不敢肯定,但如果真是東林的人,那他的目的就很好理解了,棋從斷處生嘛!只要大計結果出現王府諸官中平之論,就可以證明大計有瑕疵,連帶着京察也不公。”
也就是說,東林黨已經覺察到預計明年舉行的京察大計會出現極端不利的情況,所以決定在正面應對三黨的同時,採用迂迴的戰術,而東林黨人之所以選擇福王府作為突破口,某種意義上也是向東宮搖尾乞憐,希望東宮能拉他們一把。
只是朱由崧聽到這卻迷惑了:“這不對啊,如果真是如此,宋長史引而不發即可,為何還要鬧得人心惶惶呢!”
韓善爵嘴角向上扯動了一下,這才回應道:“小王爺一葉障目了,這才是高明呢。”
看着朱由崧不解的目光,韓善爵解釋道:“王府能放下這麼一大筆進項嗎?不能,那他就不算不教而誅了。”
“即便如此又能怎樣。”朱由崧還是不明所以。“字花已經是半個天下在弄,江浙也有勢家卷了進去,東林還真敢斷了所有人的財路嗎?”
朱由崧的意思很明確,如果東林咬住福王府不放,那福王府就把參與字花的各家全抖摟出來,看東林黨怎麼應對。
韓善爵搖了搖頭:“東林黨怎麼可能要求禁絕字花呢,甚至連藍毬都不會禁止,他們要的是借王府這個突破口行事,根子還是在京師呢。”
朱由崧明白了,自己不是目標,只不過是借人頭一用而已。
既然明白了,朱由崧便誠心誠意的請教破局之道:“老先生,依您之見,這件事該如何解決呢?”
韓善爵考慮了幾分鐘,回復道:“左右還是先查清了宋長史的跟腳再說吧,萬一出了差錯,就不好挽回了。”
朱由崧微笑的說道:“老先生的主張也是老成之言,不過,若宋長史真是東林黨的馬前卒,又該如何處置呢?”
韓善爵給了四個字:“釜底抽薪!”
朱由崧請他詳細解釋,因此韓善爵解說道:“只要在大計之前,把現在的王府官都換了,宋長史也就徒呼奈何了!”
“都換了?”
“是,只要不在王府任職了,宋長史就沒有考評之權了。”
“這麼麻煩?”
韓善爵皺了皺眉,忽然明白了朱由崧的意思,便笑道:“當然不用王府出手,這些人多少也賺了一些,自己為自己找出路,不是應該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