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70 字 1個月前

第272章

“我於主誕后的1582年出生在阿爾卑斯山南麓的布雷西亞,父親是一位伯爵,少年時曾長期生活在最尊貴的威尼斯共和國,16歲時進入著名的安東尼神學院學習,3年後,我畢業加入了耶穌會,主誕后的1602年,我進入帕爾馬學院學習哲學,此後,我又進入羅馬的宗座額我略大學學習。”

“在羅馬的宗座額我略大學畢業后,我曾經在博洛尼亞的教會學校教授過三年人文科學,期間,我獲得了司祭的神職,不過,我堅定的人為,我的未來不在歐羅巴,所以,我反覆向耶穌會申請赴海外傳教,並最終獲得了批准。”

“主誕后的1609年,我離開羅馬,經里斯本前往東方,經過數個月艱辛的海上旅程,我抵達了印度的果阿,在果阿,我了解到耶穌會在神秘而又繁榮的東方傳教受阻,於是我離開了果阿,滿懷信心的來到了濠境。”

“但是正如耶穌會的前輩一樣,我在明帝國也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首先,帝國政府並不允許我進入帝國內地,所以,我只能暫時在濠境逗留,一面在耶穌會的學校中教授數學,一面學習這個帝國的語言。”

“期間,我曾經和馮·斯皮爾額教士一起試圖乘船沿那條名為‘珠’的大河進入明帝國內陸,不過很不幸的是,我們雇傭的船主向明帝國政府檢舉了我們,因此,我和馮·斯皮爾額教士拘押了好長一段時間,還一度被關押在牢房之內,耶穌會籌措了好大一筆錢,才贖回了我們,但明政府還是給予了我和馮·斯皮爾額教士嚴厲的警告,若是我們再次不經批准進入帝國內陸的話,我們會被帝國政府砍掉腦袋的。”

“不得已,我只能繼續在濠境擔任數學教師,籍此償還耶穌會代付的贖金,並希望以此獲得耶穌會的推薦,能得以合法的進入這個東方大帝國。”

“在濠境工作時,我取了一個明帝國式的名字,叫做艾儒略,艾是al的發音,儒是明帝國最大的宗教儒教,略,據說是智慧的意思,並得到了一個字,‘思及’,即思想所能抵達的地方,是的,明帝國上層社會中的人,一般都有好幾個名字,其中名是父母給的,字是尊貴者賜予的,號是自己起的,剛剛來明帝國的人根本搞不清楚其中的分別,我也是一樣,鬧了不少的笑話,幸好大家都知道我是外國人,對此很是寬容。”

“在濠境工作一年半后,受益於耶穌會的努力,進入明帝國內部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拿到許可的我,一路經廣州府、韶州府北上湖廣,然後沿長江東行,抵達了帝國的第二首都南京,一路上,我見到了無數繁榮的大城市,也見到了一些凋敝的鄉村,人民或富裕,或貧窮,這與我在《馬可波羅遊記》中了解到的東方之地,完全不同,顯然更加真實。”

“因為我通曉希伯來語,所以抵達南京后沒多久,我受龍華民、龐迪我等早期進入明帝國的教會同仁的委託,前往大河以南省的首府開封,與當地的猶太人後裔進行聯繫,以便能獲取他們保存下來的早期希伯來語經書,但是很遺憾,這些猶太人後裔已經不會說希伯來語了,對於我的來意,他們也非常的懷疑,並因此拒絕將其保留下來的經書資料讓我抄譯。”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