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1 / 1)

第424章

萬曆四十七(1619)年二月二十五日,各路明軍按時誓師出征。

在另一個時空中,為了抹黑明軍及另有所圖,某些無良之輩就此次薩爾滸之戰編造了幾個一戳就穿的謊言,其中一個就是大明工部腐敗、軍器粗製濫造,導致各路明軍兵器裝備破爛不堪,最終致使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而歸。

甚至為了證明他們的胡言亂語,還有人捏造稱劉鋌所部出發前祭天殺牛,結果明軍士兵拿刀往牛肚子上連砍三刀都沒殺死,最後還是楊鎬看不下去拿出了自己的尚方寶劍才把牛殺死的故事。

但問題是,劉鋌所部是自寬甸出發的,而此時楊鎬正坐鎮在遼陽(或瀋陽),兩者距離在170公里以上,楊鎬要是能飛劍的話,為什麼還要殺牛呢,只一劍取了努爾哈赤的首級不好嗎?

所以真實的情況當為《三朝遼事實錄》中所記錄的那樣,劉鋌派一將殺牛禡祭,連砍三刀之後才把牛頭割斷。

可這並非是划牛肚子,更沒有尚方寶劍的事兒。

而劈斬牛首難度要高於劈斬人首,要想乾淨利落的一刀砍斷,確實需要經驗和技術的。

比如,劉鋌本人曾在入朝作戰前禡祭的時候,親自上場連斬三頭壯牛,三刀三首,一時傳為美談,也憑此武力威震軍中。

可這次選出的人或是因為技藝不精,或是因為馬失前蹄,並沒有達到一刀斷首的效果。

不過這事跟刀的質量無關,不會砍的人你就算給他神兵利刃,該砍不斷還砍不斷。

至於劉鋌部將在祭天後演武時把槍頭都弄丟了的事,也是謠傳,事實上,根據《三朝遼事實錄》中的記錄,當天演武的劉鋌養子劉招孫的確在演武過程中出事了,但人家是馬失前蹄,而跟武器是沒有關係的。

只是,怎麼說呢,這一連串的失誤,的確給接下來的戰鬥蒙上了陰影······

“汗王,現已經發現明軍劉鋌部出了寬甸口。”

聽完報告的努爾哈赤輕笑道:“這是明軍的誘餌,誘使我們先對付劉大刀呢!”

努爾哈赤隨即問道:“其餘三路的情況呢?”

“李如柏一日三十里,走的很慢,馬林正在向三岔口行軍,唯獨杜松已經出了撫順關。”

努爾哈赤大笑道:“好,先讓劉鋌在南面爬一陣子,我們按計劃優先進攻杜瘋子······”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