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28 字 1個月前

第442章

趙魯剛想離開,朱由崧叫住他:“之前讓你去收的地,怎麼說了?”

趙魯頗有些為難的說道:“小王爺,不是奴才不肯說,眼下這事是王妃娘娘在管,奴婢不太方便回應啊!”

是的,眼下畢竟還是姚妃在管福王府的家業,朱由崧或許在某些商業問題上可以自作主張,自行安排趙魯行事----因為,這是朱由崧自己開創出來的產業,姚妃也不好多管----但在涉及到贍田王莊及別院商鋪等方面,那不經過姚妃是不合適的。

但朱由崧卻笑道:“你跟我打馬虎眼是吧,這王府的大事固然是母妃在管,但具體經手的難道不是你嗎?亦或是,讓你收地,收到自己口袋裡去了?”

趙魯一下子跪了下來:“小王爺,這話可不能亂說,奴婢又怎麼敢把王府的利益放在自己口袋裡呢!”

“水清則無魚,”朱由崧笑了起來。“你只要大頭留給王府,自己少少的貪一些,父王還會因此苛責你嗎?起來吧,不用多解釋什麼,解釋就是掩飾,說,收地收了多少?”

趙魯苦笑的站了起來,然後思考了片刻,這才回復道:“小王爺一定要問,那奴婢就大概說一下吧,其實去年朝廷以援朝之役的例子加征遼餉三厘五毫其實不算太高,甚至還有些地方因為接到朝廷加征的詔令晚了,所以就沒加征,因此撐不下去的百姓不是太多,但今年薩爾滸之戰大敗,遼東喪師十數萬,人馬器械亟待補充,故此朝廷又加征了三厘五毫,加起來一畝地就多征了七厘銀子······”

朱由崧明白了:“也就是說夏稅之後才開始有貧戶支持不下去?”

“是!”趙魯回應道。“即便有人夏稅撐過去了,可秋賦一收,便有更多人會撐不過去。”

“所以,大規模兼并應該是在秋賦之後?”

“小王爺英明。”趙魯小小的拍了朱由崧一擊馬屁。“常言道,不到黃河心不死,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不到絕望又怎麼可能隨意出手呢,所以,必然是讓他們到了最為難的時候,才會被迫投獻!”

朱由崧眨了眨眼:“只怕字花生意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吧!”

“是,奴婢這邊預估了一下,單就字花一項來說,今年至少會比去年少了四分之一的收入,福慶號代買的燈油、香皂什麼的,恐怕也會比較難出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讓你想辦法找船出洋貿易的原因。”朱由崧問趙魯道。“這方面可是落實了?”

趙魯說道:“要找會辨識航線的船師,和能操船的水手不容易,奴婢目前還在使人尋找當中,船這邊也有麻煩,南京龍江船廠已經多年不造海船了,只能娶找浙閩沿海的私家船廠,價格高不說,拿船也慢。”

朱由崧苦笑道:“慢也要買,正好趁着機會把船師、水手給找齊了。”

趙魯見朱由崧態度堅決,只好壓低聲音道:“可是出海之後,海盜、倭寇猖獗。”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