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06 字 1個月前

第465章

福王的表情有些變了,是的,福王此時感到的是無言的羞辱,這萬曆還沒死呢,自己這碗茶就涼了嗎?

好在,朱由崧換了衣服及時的走了出來:“父王,父王,你這是怎麼了?”

福王當著朱由崧的面把情況說明了一下,朱由崧卻有些不以為然道:“父王息怒,北京不是故意的,怕是不日之後,就有孩兒晉封世子的詔書了,到時候,自然會有安排的。”

福王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朱由崧說的沒錯,他既是長子,又是嫡子,自然不可能只封一個郡王的,應該冊封福王世子才是合理情況,所以,眼下這個德昌王只是過渡,即便外朝內廷因為種種情況忘記了為朱由崧營造郡王府的事情,待朱由崧受封福王世子時,也要補回來的,否則,別說福王一脈不幹了,各地的藩王也會有異議的。

“吾兒,說的也有道理,如此,就請天使回京后把事情說明白了,日後不可再重蹈覆轍。”

北京來的內使這才鬆了口氣,小心翼翼的應道:“奴婢一定記住,回去后即可稟明情況。”

朱由崧以目示意,李諳立刻帶着這名京師同僚退下,等這種中官離開了,朱由崧才笑着對福王說道:“其實不建郡王府也好,孩兒還想名正言順的賴在王府,與父王母妃朝夕相處呢!”

福王伸手拍了拍朱由崧的肩膀:“好孩子,你想寬慰父王,好意父王心領了,但郡王府也罷世子府也好,這是體制,也是本藩的尊嚴,不可動搖也不可侮辱。”

朱由崧便道:“那父王儘管放心吧,太子伯伯一定不會留人口舌的。”

福王應道:“父王我知道,但話要讓他們傳過去,不然真當你我父子好欺負了!”

原來福王這是給朱常洛施加壓力呢,倒也是挺鬼的,不過朱由崧不想就這個話題繼續下去,所以轉移話題道:“對了父王,孩兒實際並沒有辦加冠呢,但皇爺爺的聖旨上金口玉言,那孩兒還要不要辦相關儀式啊!”

福王想了想說道:“當然要辦,趁着兩位天使還沒有離開,明天就替你冠禮。”

冠禮起源於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然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所以傳說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而朱由崧現在十四歲,作為一名藩王,自然也能加冠的。

不過原則上加冠的日子需要事先佔卜,選擇吉日,並遍請賓客,但現在卻是沒辦法了,只好根據皇帝的金口玉言,簡單的操辦一下,好在儀式只要在福藩的宗廟裡舉辦就可以了,倒也附和了《朱子語類》中“(冠禮)是自家屋裡的私事,有甚難行?關了門,將巾冠與子弟戴,有甚難?”的思想和主張。

既然如此,朱由崧便立刻回去沐浴更衣,誠心齋戒起來,其實這種做派沒有必要,不過是為了表示對加冠禮的重視罷了。

第二天,朱由崧便在福王的主持下,於北京來的幾位天使及姚妃並朱由渠的注視下進行了冠禮,依次接受了緇布冠、皮弁和爵弁,正式成為了一名大明法律上承認的成年人。

一般來說,加冠的同時還要獲得長輩或尊者賜字,但父母是不能賜字的,而此時此刻比朱由崧更加尊貴的人物顯然是不存在的,所以最後是由不在現場的張桂沁給朱由崧選擇了“維岳”的字,其義取自《詩·大雅》中的“崧高維岳”,由此,朱由崧就又可以叫做朱維岳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