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19 字 1個月前

第467章

萬曆的聲音到此黯淡下去,眾人等了一會,抬頭看去,只見萬曆的頭已經傾斜到了一邊。

幾個太醫急忙上前測量鼻息和脈搏,稍後他們得出結論,並有太醫院使宣佈道:“陛下,龍馭賓天了!”

哭聲頓時響徹了起來,隨即傳遍了後宮,沒一會景陽鍾也敲響了,至此京師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在位四十八年的萬曆皇帝過世了,一個持續了幾乎半個世紀的時代結束了······

匆匆從後庭趕來的鄭貴妃幾乎在萬曆靈前哭的暈厥過去,但重臣卻沒有一個安慰鄭貴妃的,反而催促着將大行皇帝收斂后裝入棺槨,移放至奉先殿。

隨即太子和群臣們各自去換上喪服,內閣還要去擬寫遺詔,隨後要在奉先殿誦讀,自此,誰都好像遺忘了鄭貴妃一樣,這樣就第一次“移宮案”留下了某種隱患。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萬曆在臨死前還在強調冊封鄭貴妃為皇后,這其實對朱常洛和群臣來說是極其頭疼的事情。

要知道,一旦鄭貴妃真成了皇后,並因此成了皇太后,非但福王一脈成了萬曆的嫡子,讓朱常洛這個庶長子出身的太子新皇地位不穩,還讓鄭貴妃擁有了與萬曆皇帝母親慈聖皇太后一樣垂簾的權力,這也是群臣們所不能接受的。

按下這份遺詔最終能否落實不說,小半天後,在京的文武百官接到命令,明天一早在奉先殿祭拜大行皇帝,並聆聽大行皇帝遺詔。

這份實際由方從哲操刀的遺詔是怎麼寫的呢?

一個說了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大明至今最長的,由此感嘆了兩句,並說皇太子聰慧是個好的接班人,萬曆看好他能帶領大明從勝利走向勝利;隨後又交代了要儘快安排瑞王、惠王和桂王的就藩;接下來是重頭戲,宣布罷廢了各地“害民”的礦監稅監以及減少江寧、蘇州以及景德鎮的織造和燒造等等;最後是對萬曆的國喪做了安排,二十七日釋服,不禁民間婚喪嫁娶······

路數跟徐階當年為世宗皇帝寫遺詔一樣,塞了不少的私貨在裡面,但眼下一眾大佬們也不會在乎遺詔的內容能讓方從哲個人獲得多大的聲譽,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儘快勸說朱常洛登上至尊的寶座,如此他們多少可能分潤一些擁立之功。

或許是朱常洛看穿了群臣的意圖,所以他並不願意在萬曆靈前就匆匆即位,於是為了更多的正統性,朱常洛表演了一場三辭三讓的保留節目----某種意義上,也是被萬曆冊封鄭貴妃的遺詔給逼的,不這麼做,其得國就有些不正,無法壓倒可能成為萬曆嫡子的福王。

可問題是,國不能一日無主,這三辭三讓是需要時間的,當中豈不是出現了某種令人不安的空窗期了嗎?萬一出現野心家怎麼辦?

所以,方從哲跟英國公張惟賢、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兵部尚書董嘉善、署刑部尚書總督倉場尚書張問達、署工部事協理戎政尚書黃克纘、禮部右侍郎孫如游等略一商議,便恭請朱常洛以太子身份監國,主持國政。

朱常洛欣然應諾,如此,歷史便正式進入了朱常洛的時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