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朱由崧之所以只接手了整個福王府的營收事務,是有原因的:
第一, 福王府也是小社會,上上下下人情世故、盤根錯節,目前正關注冶鍊等事務的他根本沒有精力去管。
第二, 福王和姚妃還在堂呢,他這個十四歲的兒子要是事事獨斷專行的話,老夫妻倆多少會有些心結,但若是事事請示,那跟之前又有什麼區別呢?還不如讓姚妃別閑下來呢。
第三, 他只是世子,一旦問題牽扯到福王其他幾個妻妾,他不管怎麼管,恐怕都會引起非議的,遠沒有姚妃出面主持,更讓人懾服。
所以,朱由崧便最終只選擇了管理王府在經營方面的事務,不過,顯然他的選擇是沒錯的,福王夫婦應該很滿意他的表現。
當然,這並不是說,之前福王和姚妃的安排就是在考驗朱由崧,因為當時福王夫婦的確真的是想把王府事務都交給了自己的長子,但作為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在某些方面會做的不好的,所以朱由崧沒有貿然的接手福王府的內務的選擇,其實合乎他們的潛在意願的······
“世子爺!”朱由崧辭別父母回到世子府沒有建成前,自己還要繼續居住的燕居殿,此時就見趙魯已經等候在那裡了。“王爺交代,今後經營上的事都向世子爺報告,奴婢就把賬冊帶來了。”
朱由崧聽到這,才注意到廊下候着一群內侍,手裡都捧着厚厚的賬本。
見狀,朱由崧擺擺手:“賬本現在就不看了,年底再說吧,你先進來,把大致的情況說一下。”
趙魯跟着朱由崧進了正殿,朱由崧吩咐一聲:“等我更衣后,你再說。”
朱由崧隨即進了內間換下了御賜的世子袍服,換上了一件居家道袍,然後施施然的走了出來,坐到椅子上。
見朱由崧坐定了,趙魯開始彙報道:“王府的收入主要有三塊組成,第一塊是王莊贍田,其中包括了先帝爺御賜的贍田,也包括了王爺就藩之前和這幾年購買的田土,還有部分百姓主動投獻的田土,以上合計七千七百二十一頃又五十七畝三分。”
見朱由崧聽的仔細,還拿筆記錄,趙魯便彙報的更詳細了:“這七千七百餘頃地中,上田一共三千八百二十頃有奇,中田三千五百四十頃有奇,下田三百六十頃有奇,每年合計收取年貢銀五千零三十五兩三錢七分六厘一毫三忽、各色米一千七百二十石、面五百石、油二十五萬斤、豬四百頭、羊三千口、鵝六百隻、雞鴨共二千隻、魚一千二百尾、四時菜蔬······”
朱由崧打斷道:“記得辦雙福號、福慶號、福春號及冶鍊工場的時候,都從王府拿了一些地,這些地是否算入這七千七百餘頃當中了?”
趙魯回復道:“的確是算在這七千七百餘頃當中,不過這些工場用地都是下田,其每年租稅在年貢總額中占的數量其實很少。”
朱由崧決定道:“朝廷的遼餉已經加到七厘了,百姓這邊承受不了,會更多的賣地或投獻,所以,王府這邊要降低一下年貢的數字,以吸引更多的百姓投到王府門下。”
隨即朱由崧補充道:“七千七百多頃地,一年才收五千兩,跟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樣吧,先把每畝地的年貢調低一成,然後少收銀子、多收米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