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趙魯繼續報告道:“王府的第二塊收入是京師崇文門稅關收取的過稅,每年大約一萬四千兩白銀,目前全部交給京邸方面使用······”
朱由崧打斷道:“崇文門稅關這部分雖然是皇爺爺身前賜給父王的,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收回去了,所以,這部分的支出要預留出來。”
是的,眼下大明朝廷的用度是如此的緊張,這一萬多兩的崇文門稅關收入也不算是小數字,所以即便眼下泰昌皇帝一時間想不起來,日後遲早也會有人向他提議的----就算泰昌與另一個時空一樣,一月而亡,可天啟朝剛開始的兩年裡,東林黨人也是很猖狂的,而以東林黨與福王府之間的宿怨,崇文門稅關收入肯定是保不住的。
趙魯也明白人走茶涼的道理,所以應道:“是,奴婢會做好預留的,但京邸這邊的支出,是不是從現在開始就要控制一下了。”
京邸那邊最大的支出是花在王府密諜上的信息費,這部分錢只有加多沒有減少的,其餘的則是京邸的維持費及迎來送往的支出,能節省的餘地的實際非常有限。
因此,朱由崧考慮之後,跟趙魯交代道:“京邸那邊的費用問題,我稍後去問一下父王和母妃,看他們有什麼具體的指示,然後再說吧,但你這邊還是要做好每年一萬五千兩支出的預算。”
崇文門稅關收入在的時候,京邸也就每年14000兩的支出,等日後把崇文門稅關收入歸還朝廷了,京邸的支出卻要再增加1000兩,這一加一減,等於要多準備近三萬兩的預算,這讓趙魯的壓力很大。
好在,趙魯也是知道京邸的存在對福王府及時獲取京師情報的重要性,所以,雖然有些哭喪着臉,但還是應了下來:“是,奴婢會做好相關支出準備的。”
“說說王府第三塊收入的情況吧!”
朱由崧知道這第三塊收入肯定與順和店有關,所以有些迫不及待了。
果然,沒有讓朱由崧失望,就聽趙魯彙報道:“第三塊就是順和店及其他方面的收入了。”
順和店與其他的皇店、王店一樣,原本是宮廷和王府攔截國家稅收,將國庫收入變成自身收入的一個私人稅務機關,但要從商人手中收稅,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順和店在洛陽外圍的汜水關、孟津渡、風陵渡、伊闕等地都擁有大量的建築設施。
這些建築設施包括強迫商旅居住的大型客棧、負責承攬運輸的車船行,強行中介的“官”牙等等,通過這些手段,順和店每年能收取超過7000兩白銀的收入。
在朱由崧沒有搞字花之前,一年7000多兩的收入已經很不少了,但現在看來,只是毛毛雨而已。
“順和店目前主要通過展示的方式將雙福號、福慶號的貨物展示出售,其中料器方面,去年盈利八百三十七兩有奇。”
去年雙福號在料器方面只銷售了一千多兩的料器,結果代買的順和店還沒有全部賣掉就盈利了八百多兩,可見中間利潤的豐厚,但朱由崧卻不在意,畢竟順和店賺了,也是王府得利,自己作為福王府的法定繼承人是沒有必要算的那麼仔細的。
“雙福號的香皂、燈油、護膚霜這塊,去年順和店盈利八千七百八十兩。”
雙福號產品的利潤就不誇張了,但這主要是因為順和店的各處支店承擔了運輸費的緣故。
“代售福慶號的銀鏡,大約盈利一萬八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