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67 字 1個月前

第509章

反正,朱由崧還有坩堝鍊鋼法和反射爐鍊鋼法在手,到時候完全可以利用這邊高爐出的鐵進行二次冶鍊的,絕對不會出現某種虧本事態;所以,朱由崧現在抱着勝也歡欣敗不餒的平和心態,完全沒有那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緊張。

“另外,一爐出了三萬斤,那原料夠不夠啊!”

是的,朱由崧原本沒有打算今年就搞這麼大的,但他完全沒有料到,已經被尊奉為了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的朱常洛及天啟帝父子會如此忌憚福王一脈,結果北京去不了了,他也不能白白荒廢時間吧,所以才緊急上馬了高爐冶鍊,結果一弄就弄出了一個產量15噸的玩意來,以至於他要擔心會出現原料供應趕不上生產的局面。

“回世子爺的話,眼下一千斤鐵礦能出二百七八十斤鐵,這一爐我們用了十一萬斤鐵礦石、二萬五千斤焦炭,還有一千斤螢石。”管事如數家珍的報告道。“如今懷慶府那邊一個月能運來三十萬斤鐵礦石、少林寺那邊一個月能運來二十萬斤煤和四千斤螢石,而一萬斤煤只能出六千五百斤焦炭;換句話說,懷慶那邊送一個月的鐵礦石可煉三爐、少林寺送來的煤一個月可煉五爐,至於螢石,就不知道這次是用多了還是用少了。”

朱由崧眉頭微微皺了起來:“按眼下這個形勢,我們兩天可以生產一爐了,這樣說了,豈不是一個月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歇着嗎?”

其實少林寺送來的煤並不止這點數量,要知道朱由崧眼下跟少林寺可是定了一年五千兩白銀的煤,按一擔煤(160斤)九厘銀子的價格來計算,那一年可要送880萬斤煤過來了,就算其中摻雜了大量的煤矸石,那至少也有一年也能給朱由崧送來5~600萬斤煤的,分給冶鍊場這邊240萬斤,那還有2~360萬斤呢。

但問題是現在可不止冶鍊場一處要用煤,遼東兵危戰險,對硫磺的需求大增,福春號這邊也是日夜不停的在趕工呢,對於原煤的需要那也是饕餮之口、來者不拒的;此外,雙福號那邊的料器工場一樣需要煤炭;朱由崧又在籌建對洛陽市民銷售的煤號(出售煤矸石和煤餅);因此,幾方面分攤下來,才顯得有些不夠了。

“那就讓少林寺和懷慶那邊增產。”朱由崧立刻決定道。“如果少林寺拿不出足夠人力擴大產出的話,就跟懷慶那邊的士紳招呼一聲,想來,挖煤賺錢和挖鐵礦石賺錢,對士紳們來說是一樣的,不信沒有人干。”

當然,這事最好再組建一個商號來專門負責比較好,這裡就不用細說了。

此外,朱由崧忽然想到什麼,便跟這位名叫范長捷的冶鍊場管事交代道:“福春號,那邊應該有冶鍊剩下的廢鐵料,你拿來與懷慶那邊的鐵料混合著冶鍊一路看看,若是能用,省錢是一宗,更主要的是有個更多鐵料的來源。”

范長捷應道:“是,小的,這就去跟福春號要那些廢料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