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33 字 1個月前

第523章

此外,火藥要實行定裝化、顆粒化,炮葯與槍葯之間的具體配比還有不同,都需要仔細測試了;再有就是,單純製作實心彈是簡單的,可要打中對手,那就是碰運氣了,所以,在火炮性能沒有根本性的提高之前,朱由崧還要把霰彈和爆炸彈製作出來,前者困難不大,但後者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唯一慶幸的是,他朝思暮想的湯若望來了,有了熟知制炮工藝的湯若望的幫助(主要是在某些數據上不用朱由崧反覆測試了),朱由崧可以略略的松上一口氣了。

除了湯若望以外,這次來洛陽的還有一名來自西班牙的馬夫和兩匹阿拉伯馬和一匹安達盧西亞馬,雖然這三匹都只是母馬,但跟福王府擁有的蒙古馬配種的話,或許也是能產下一種結合兩種馬匹優點的新馬種的,不過這種選育工作絕非一年兩年能完成的,其中間可能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培育。

“還有你,你說你是制甲匠師?那你會製作鎖子甲嗎?”

朱由崧之所以不問對方能不能製作板甲,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板甲的生產成本太高了,除非朱由崧這邊鍊鋼的成本大大降低,鋼產量一下子達到年產千噸以後,或許才可以大規模的生產和裝備板甲。

至於第二個原因嘛,就更扎心了,要知道,板甲也沒辦法在近距離抵禦后金軍的重箭的,更不要說后金方面在戰場上還會使用手斧、飛刀、手錘之類的近距離拋擲武器,而對於這種真正的重型拋射武器,板甲是根本防不住的。

故而,就目前來看,使用板甲的性價比遠不如使用鎖子甲----其實鎖子甲也製作極其耗時,因此成本不算便宜,只是這種工作某些婦女兒童也能做,可以節約成年勞力。

或許有人要問,作為明軍廣泛裝備的主力甲胄,鎖子甲(註:另有種說法稱明軍所謂的鎖子甲非鏈甲,文中不取這種說法),國內肯定有大量工匠會編織,朱由崧為什麼又要找一個西洋工匠來製作呢?

原因很堅定,因為在大明私人藏甲屬於謀逆大罪,所以民間的工匠肯定不會編織鏈甲,能編織鏈甲的工匠都在官府的控制之下,不到大明日暮西山的那一刻,只怕沒辦法為朱由崧所用,所以,朱由崧只能求托於外人了。

“尊敬的王太子殿下!”艾儒略替此人翻譯道。“我本人能製作各種盔甲,鎖子甲當然也在其中,不過鎖子甲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那就是最好是量身打造,這樣可以將防護力加大到最高程度。”

朱由崧第一次聽說鎖子甲是要根據人樣子來的,一時有些懵逼,但很快,朱由崧清醒過來,說道:“我可以請你為我先打造一身鎖子甲,如果的確是質地精良,防護超群的話,我希望聘請你為我制甲的工匠領班,為我培養一批制甲工匠,當然,我會給你足夠的報酬的。”

這名工匠欣喜的應道:“一切如您所願······”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