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福王首肯了朱由崧秘密離隊的計劃,姚王妃卻是不同意,不過在朱由崧軟磨硬泡之下,最終還是同意了,就這樣,朱由崧在宿遷秘密離開了福王府的船團,然後換乘小舟,假冒官紳子弟,帶着李諳及福王派給的護衛經清江浦前往雲梯關。
清江浦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經由時任漕運總兵、平江伯陳瑄疏通宋代沙河舊渠、聯通黃河后正式開埠,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素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天下糧倉等美譽。
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真正到了清江浦,朱由崧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座龐大的商業城市,街道鱗次櫛比,城區面積幾乎有半個洛陽之大,幾乎可以比擬某些地方的府城、州城了。
只是由於漕運的日子還沒有到,所以清江浦這邊雖然繁華,但還沒有到人聲鼎沸的時候,因此,朱由崧是沒辦法看見那種萬船雲集的場面的。
好在,朱由崧並不是來考察清江浦的商業的,而清江浦再繁華也是不能跟另一時空的魔都相比的,所以,朱由崧不像隨行人員那樣五色迷目、心神迷醉,相反,他更看重的是清江督造船廠,因此重點做了考察!
眼下的清江督造船廠可是大明的第一造船廠,一共下轄京衛、衛河、中都、直隸四個大廠,共八十個分廠,整個廠區沿運河綿延伸展,總長達23里,可謂空前絕後;但清江督造船廠只能造漕船這種只能在內河中行駛的“淺船”,顯然對朱由崧是無用的。
可朱由崧看着並不是船的本身,而是清江督造船廠里的工匠以及各個配套分廠生產的鐵釘、帆蓬、漆料、桐油等物資。
“李諳,記一筆,回去后讓趙魯派人打通了清江督造船廠的關係,從清江督造船廠獲取造船配件,這樣可以解決福海船場的很多麻煩!”朱由崧交代道。“順便讓他再從清江督造船廠挖幾個工匠到福海船場去,雖然不是能造海船的,但總比一般學徒工容易上手!”
李諳應了一聲,把朱由崧的話記在了腦海里,不過他不會直接跟趙魯交流,而是會在朱由崧忘記跟趙魯溝通后,第一時間提醒朱由崧。
看完清江督造船廠,隨後朱由崧入住了淮安府,在淮安府,朱由崧見識了漕運總督衙門。
說道漕運總督衙門,原本大明初年,河漕是合一的,但在萬曆三十八年之後,河漕就徹底分開了,其中河道事務歸工部管轄,而漕運事務歸由戶部管理,這主要是因為防範黃河泛濫及保證漕運方面,兩個部之間的利益始終無法調和,所以,明廷只能幹脆將其分開。
然而由江南運輸往北京的漕運對大明朝的存續具體關鍵性的作用,所以,河道那邊不得不為漕運讓步,進而導致了黃河中下游的治理屢屢失效,也因此駐節淮安府的漕運衙門的影響力也日漸壓過了駐地在山東濟寧的河道衙門。
更讓漕運總督衙門膨脹的是,今年的四月間,明廷正式撤銷了延續了二百年的漕運總兵一職,將漕運的全部權力及十幾萬漕軍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了漕運總督衙門,使得漕運總督衙門成為了左右南直隸政局的強力部門,若是這個時空的歷史沒有重大變化的話,若干年後,朱由崧就會被當時的漕運總督下令堵在了清江浦的對岸。
所以,某種意義上,朱由崧這次也算是來了一次敵前偵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