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21 字 1個月前

第628章

經過了渡口的小插曲,朱由崧也不想再進中牟縣城休息了,所以,眾人直接奔鄭州而去。

鄭州在西周時屬於管國,春秋時屬於鄭國,戰國屬於韓國,秦代屬於三川郡,兩漢時屬於河南郡,到了南北朝時期,此地屬於北豫州、滎州,隋代正式命名為鄭州;五代末年,鄭州開始隸屬於開封府治下,元代則隸屬於汴梁路,明代再次隸屬於開封府,只是此時的鄭州,雖然依舊下轄管城、滎陽、汜水、河陰4縣,但級別上只是散州而已,知州也只有從五品。

既然是散州,所以鄭州的城區面積並不大,整個城池周長只有十五里,城區面積不足4平方公里,城內戶口也只有六七千戶,三萬餘人而已,而且沒有四關,也沒有城廂外的繁華商業區,跟個普通縣城實際相差無幾。

甚至一定程度上,鄭州城廂還沒有其北境黃河邊孫家渡口、楊橋渡鎮來得熱鬧興盛呢!

而且有明一代,鄭州境內就沒有出過什麼有名的人物----另一時空中,某朝曾經把新鄭高氏列為鄭州名人,但問題是,在明代新鄭並不屬於鄭州,而是直屬於開封府的----既然沒有名宦,那麼紳權自然不彰了。

士紳不行的話,自然有外來力量來取而代之,這不,周王府及周藩名下的幾個郡王府在鄭州境內擁有大量的田莊和商號,甚至就連福王府也在鄭州擁有幾十頃地呢。

只不過,福王府的地是繼承自原來的伊王府,這麼些年過去了,最好最精華的已經幾度易手了,剩下來還能落在福王府手上的絕大部分都只是些中田罷了,上田也就不到五分之一的樣子,並且還四散分佈,並不能集中在一起。

“世子爺,鄭州這邊的質庫借款利息要比河南府那邊質庫借款利息高一厘。”

既然來了鄭州,所以,不管鄭州城區小不小,朱由崧總要逛一逛看一看的,結果逛下來看下來,就得到了某些令人震驚的情報。

經濟繁榮度和活躍度遠不如河南府,但借貸的利息卻高出一成,可想而知,鄭州這邊壓榨的程度;當然,若換一個角度來分析的話,可以得出本地的勢家沒有其他的獲利方式,只能靠收取更多的利息來保證自身盈利需求的結論。

朱由崧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本地有什麼特產嗎?”

“柿子、石榴、櫻桃、金銀花、大蔥、蘿蔔······”

幾個儀衛七嘴八舌的報了一串,結果都是菜蔬之類的產品,很顯然,至少在明代,鄭州這裡要礦沒礦,要特產品沒手藝人。

朱由崧不得不搖了搖頭:“得了,今天晚上睡好了,明天我去廣武山。”

廣武山,昔稱三皇山,又曰敖山,因楚漢相爭之際,劉邦調廣武君李左車在此教授太子劉盈操練兵馬而得名,整座山綿延30公里,但海拔都不高,只有150~250米,根本算不得是山,最多是丘陵而已。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