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84 字 1個月前

第634章

朱由崧又問道:“飛票這段日子推行下來,有什麼效果嗎?”

趙魯回答道:“倒是有些採買的商人,開始陸續在各地順和店支店存銀取銀了,但總的來說,這樣的人還是不多!”

“不急,可以慢慢來!”說到這,朱由崧告知道。“你去找幾個能在鋼鐵上雕版的工匠來,我有事要交辦,另外,你去問一下廣州、福州、杭州、寧波等地的順和店,當地外洋銀餅的接受程度。”

說罷,朱由崧又想起了什麼,問趙魯道:“清江浦的順和店支店有沒有什麼報告呈遞到洛陽的?”

趙魯回想了一下,回復道:“好像沒有,不,的確沒有!”

朱由崧便把自己在清江浦得知取款難、飛票推廣不利的情況下,向當地順和店支店掌柜提出的建議跟趙魯重複了一遍,然後說道:“我當時說了,若是不能做主,讓他上報,結果顯然是當了耳旁風了,如果到處是這樣的人,飛票怎麼推廣啊!”

趙魯還試圖替此人向朱由崧解釋:“世子爺,您也知道順和店的人原來都是群地痞無賴,能派出去當掌柜的,至少有足夠的忠心!”

朱由崧似笑非笑的看向趙魯:“這世道說有忠心的,十個裡面有八個,可是沒才,朝廷會用嘛,趙魯,你也是跟了父王那麼多年的老人了,若只有忠心,你現在會是內奉承嗎?同年跟你進福王府的,都是沒忠心的?父王怎麼不讓他們當內奉承呢?”

趙魯一個激靈,立刻低頭道:“奴婢,回去后就發遣了這蠢貨!”

“這等事,只怕也不止是清江浦一地的情況,其他地方叫做沒被我撞上,所以,既然是殺雞儆猴,那就讓各處都知道怎麼回事!”朱由崧冷然道。“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沒眼力價的,誰要是再出現這等得過且過的事,統統拿下了。”話,說到這,朱由崧來個轉折。“當然,順和店的制度要改一改,福慶號、雙福號、福春號都採取了東家股、盈利股、頂身股、財神股的章程,效果不錯,你看看,可不可也在順和店用上,一手鞭子一手胡蘿蔔,才能把倔驢給驅趕上路了!”

朱由崧並不一味拿着鞭子驅趕,而是威逼利誘一起來,這讓趙魯鬆了口氣,事實上,這兩年與福慶號等的合作過程中,他一早就了解了這些企業的經營政策,也知道了讓員工有參與感的好處,但問題是,他本身是沒有權利改變順和店及王府名下其他產業的經營方式的,所以,明知道有好處,也是改不了。

如今,朱由崧負責了整個王府的營收,又親自拍板絕對實施類似的改制,他自然是不會拒絕的:“是,奴婢,稍後就參照福慶號他們的章程,更定順和店的章程!”

朱由崧點了點頭,然後又吩咐道:“對了,這次流落郯城,倒是發現當地柳編很有名,你稍後派人去跟當地的勢家談一談合作,先一年定一千兩的柳編籮筐,具體的大小尺寸,以每筐能運五十斤煤炭為宜,這樣一挑兩筐,正好一擔,到時候順着沭水、漣水運到了雲梯關,正好我們的船,可以卸完貨帶回來。”

“柳編?”趙魯想了想,回應道。“黃河兩岸大堤沿線多有植柳的,咱們何必從山東採購柳編呢!”

朱由崧反問道:“朝廷在黃河兩岸植柳一個是固堤,另一個是什麼用途?”

趙魯琢磨了片刻,哎呀一聲,然後衝著朱由崧言道:“是奴婢糊塗了,黃河兩岸的柳樹自然也是要編筐,但這編的筐是用來裝載泥沙,到時候加固大堤的,真要被本藩買了去的話,到時候出現險情,無法救援時,地方官就會說,是本藩買走柳筐的緣故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