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40 字 1個月前

第643章

為什麼說這首詩不尋常呢?

原因很簡單,這首詩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孫,周定王朱橚的嫡長子周憲王朱有燉寫的。

而朱有燉雖然是明朝中前期比較有名的一個雜劇作者,但其詩文卻在市面上流傳不多,很顯然,康氏是特意念誦這首詩的,其嫁入福王府的殷切直接從詩文中那個“殿”字吐露了出來;當然,也有可能,康氏是在顯示自己的出身能讓她接觸到王府層面,但如果真是如此,那其實是個敗筆,福王府是絕對不可能讓與周王府關係密切的某女成為世子妃的,更不要說今天能出現在朱由崧面前的女孩子,各個都是官宦人家的嫡女,其身份未必就比康氏差了。

因此,朱由崧直接把康氏這個心機女給“槍斃”了。

康氏女之後,魯氏女則念了一首略帶哀怨的“霜風吹枯枝,曾有花如玉;茉莉抱何性,犯此炎暑酷;琢玉再為花,承以敷腴綠:憐渠一種香,偏歷寒與燠”。

由於這個情緒與今天的氣氛完全不搭,所以朱由崧也重點看了看魯氏女,只見她一身綴花的綠色長裙,雲鬢間插着一根銀色步搖,然後臉色白皙,但怎麼看都有些不健康的樣子,也不知道是本身身體不適呢,還是自己因為剛才的詩句而產生的心理偏差。

看罷了魯氏女,在場的七個女孩子都已經打過照面了,朱由崧便再次拜謝道:“多謝各位姑娘指點,日後若是有緣,當再向各位姑娘請教。”

女孩子們羞答答的向朱由崧再次行了萬福禮,然後魚貫的退了出去,朱由崧向身後命令道:“打傘,送姑娘們出去!”

內侍便張開手中早已經準備好的油紙傘,為從樹蔭下離開的女孩子們擋住日頭,護送着她們離開了寺院;等出了寺院,自然有各家的車馬來接,而朱由崧這邊,則從內侍手中接過一枝剛剛採下來的茉莉花,回到了方丈室內。

看到兒子回來,姚妃迫不及待的問道:“吾兒,可有仲意的女孩子?”

朱由崧回想了一下,發現沒有印象太過深刻的,不過這也正常,皇室娶妻並不特別看着女方的容貌,而更在乎女方的德行,但德行這玩意你怎麼驗證呢,只能是靠道聽途說了。

故而,朱由崧首先排除了康氏女以及偏胖的董氏女、偏瘦的陶氏女和矮小的羅氏女,至於氣質哀怨且身體狀況不明的魯氏女,朱由崧決定再給對方一個機會:“母妃,孩兒覺得俞氏、黃氏還有魯氏,或可以先查查情況。”

姚妃卻道:“不用吾兒提醒,府里已經都查過了!”

說話間,姚妃讓身邊的宦官取來一份小冊子,遞給了朱由崧:“這三個姑娘的情況都在上面,吾兒可以仔細看看!”

朱由崧翻看了一下,卻是幾個女孩子的家庭情況調查,包括父親的官職、兄弟姊妹,父族和母族的情況。

“母妃,這個東西有些不全,孩兒還想了解更多,譬如各自的身體情況,有無病史,家人中有無早逝和怪病之人,再有,孩兒覺得有個別恐怕未必真的願意嫁入王府,還要查查她們之前有無心儀之人,此來是不是家中逼迫的。”

姚妃倒吸一口冷氣:“吾兒想的倒是周全。”

朱由崧笑道:“事關重大,孩兒不得不謹慎啊······”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Tip:網頁底部有簡繁體切換,我們會幫您記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