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鐺!”、“鐺!”、“鐺!”的警鐘聲在濟州城的上空響了起來!
聽到鐘聲的朝鮮官民先是一愣,然後一下子如驚弓之鳥般向各自的家中狂奔起來,而濟州城的城門也緩緩關上,原本正在衙門裡看着曲本無所事事的濟州牧大人則慌慌張張的帶着隨員們登上低矮的城牆,遙眺着沿海烽火台燃起的衝天黑煙!
好半天後,這位牧使大人忽然發現了不對:“怎麼回事,烽火是從北方燃起的,倭寇又怎麼可能不攻島西,而先攻島北呢?”
判官、別提以降的濟州官員也有些摸不着頭腦,然而還在眾人驚疑不定時,狼煙突然熄滅了,州內的司畜突然驚呼起來:“入侵者這麼強大嘛,這麼短時間就奪取了烽火台!”
州牧以下的眾官更加驚惶了,於是州牧大聲傳喚道:“本州兵馬節都尉在哪裡?”
一名胖的跟毬一樣的武官躲躲閃閃的,但最終還是被眾官推到了州牧面前,看着這個肉球,州牧氣急敗壞的問道:“州城內有多少兵馬?”
武官也並非真的無能,只見他如數家珍的說道:“本州共有州兵四百六十名,其中州城內一百二十名,大靜縣有六十名、旌義縣有五十名、明月鎮城有八十名,其餘都散在各處烽燧以為巡邏警戒。”
州兵馬節都尉肯定是吃空餉了,但問題是,現在州牧還沒辦法去查證,因此州牧便問道:“只一百二十兵丁能守住州城嗎?”
武官搖頭道:“肯定不能,還需要大發全城百姓,並從兩縣一城募集兵馬來源,但後者需要時間,現在只盼入寇之敵沒有攻城器械,好讓吾等躲過第一波進攻!”
州牧當即命令道:“那貴官還不去點集兵馬人手嗎?”
武官哭喪着臉道:“錢糧從哪裡來,軍械從哪裡來,總不至於讓將士餓着肚子,拿着木棍與敵寇一戰吧!”
州牧看向主簿等人,主簿一攤手:“本州一向入不敷出,須得朝廷調劑糧餉,哪有多餘的糧草供給新募之兵的。”
其實也不止是濟州一地是這種情況,當初壬辰戰爭后,朝鮮的確是加強了一些南方的武備,但問題是,朝鮮中樞政權與大明朝廷一樣,手中沒有多少錢,所以,幾十年過去了,一切便又重新弛廢,以至於就連本土的禁衛軍都開始拖欠將士軍餉了,地方上更是有樣學樣,官員們把各級庫房都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哪會留下錢財來備戰呢!
州牧也是久歷地方的,知道地方上的弊病深重,因此沒有過分責怪主簿,而是在沉吟一會後決定道:“告訴百姓,敵寇若是攻入城中必然大肆劫掠和屠殺,因此從軍便是保衛自家家人和財產,反之,當以投敵論處!”
州牧的話冠冕堂皇,但實質還是壓榨百姓,讓百姓無償的犧牲,但武官聽罷還卻再度開口道:“錢糧不給也就罷了,可軍械呢!”
州牧看向主簿:“去開州庫大門,讓崔都尉領取軍械!”
主簿眨了眨眼,走到州牧身邊耳語了幾句,州牧大驚失色道:“什麼!州庫里只有四十張弓、二千支箭,刀槍數量也不足,甲胄只剩下了兩領了,這,這是怎麼回事!”
主簿報告道:“前幾年朝廷奉大明詔令,調兵出征建州,當時軍中兵甲器械不足,所以從八道徵調軍械兵甲,觀察使大人便抽了本州的庫藏交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