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38 字 1個月前

第822章

朱由崧正琢磨着蒸汽機是怎麼個構造呢,就聽趙山過來報告道:“世子爺,艾儒略艾先生求見!”

朱由崧擱下手中的鉛槧,衝著趙山交代道:“讓艾儒略到惜福榭等着吧!”

趙山出去安排了,朱由崧則換了一件道袍才走了過去,等到了惜福榭,就見艾儒略滿臉堆笑的向自己行禮道:“王世子殿下,我今天給您帶來了好消息。”

朱由崧請艾儒略坐下后才說道:“那我倒是要聽聽艾先生帶來什麼好消息了!”

艾儒略開口道:“首先,一名歐洲馬車製作工匠已經抵達了杭州,只要運河和黃河的運輸線暢通了,他就會前來洛陽為您服務!”

提到黃河暢通,朱由崧的眼中就閃過了一絲的惱怒。

是的,首先,趙山這邊已經初步查清楚了,歸德、徐州以及淮安西北角上的邳州等地都是兩岸齊齊被淹,因此已經可以肯定這次造成上千人家破人亡、上萬人流離失所的黃河決口,是一次用天災掩蓋的人禍;其次,北京因為實在無錢救濟,所以最終只是免除了幾個受災縣域一年的稅賦而已,災民們嗷嗷待哺,卻從上至下沒有人能拉他們一把的。

沒錯,自打田氏代齊之後,歷朝歷代,除了官府出面組織,是沒有私人敢做慈善的,尤其是福王府這樣的親藩,更不能讓宮廷和朝廷忌憚了,所以,朱由崧最多也就是趁機收千把畝地,然後再招攬幾百個莊戶、1~200個工人而已,並不能再多什麼了。

有能力伸手,卻無法伸手,只能看着大明在千瘡百孔中一點一點的耗盡元氣,即便朱由崧心有塹壑,心情也很難平復,所以,他儘可能的避免談到黃河和黃河流民的事情,如今卻從艾儒略嘴裡聽到了與黃河決口有關的話題,就算艾儒略是不知情下的無意冒犯,朱由崧依舊心中有些不快。

但不快歸不快,朱由崧還不至於遷怒於艾儒略,所以,朱由崧便問道:“有了首先,必有其次吧!艾先生還是一股腦的全說了吧!”

艾儒略應道:“的確還有其次,這不,之前王世子殿下跟我說希望委託濠境教會尋找一名或多名能製造蓋倫船或戰鬥艦的船匠,如今濠境教會已經從果阿找到了一名有相關經驗的工匠,此人已經從果阿登船東來,不日就會抵達濠境,並稍後趕來洛陽就職。”

朱由崧笑了起來:“這的確是個好消息!”

話雖如此,可朱由崧並不相信,耶穌會真的會幫助自己引進西洋造船技術,所以,他懷疑要麼是在南方出現了什麼意外的變化,要麼就是耶穌會在糊弄自己,不過,朱由崧並不會現在就質問艾儒略,因為,艾儒略可能也不知道實情。

所以,朱由崧笑罷,只是問道:“湯若望最近安分了嗎?”

艾儒略答道:“湯若望教士完全吸取了過去的教訓,目前正兢兢業業的進行着教師的工作,並且正在為礦師堂翻譯德國礦冶學家阿格里科拉的《礦冶全書》。”

朱由崧冷笑起來:“您怎麼不說他還在寫什麼《火攻挈要》和《火攻秘要》嗎?”

艾儒略啞口無言,就聽朱由崧說道:“寫就寫吧,內中的謬誤最好少一點,另外,寫完了且先讓我看一看,免得流傳出去,誤導眾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