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朱由崧盤坐在蒲團上,靜心凝氣,身邊的香爐里散發出裊裊的香煙,乍一看此場景,你也許會認為朱由崧這是在參禪學道,投身唯心世界了,但其實,朱由崧只是在放空心思,仔細審視着自己最近的失誤。
是的,朱由崧發現自己最近似乎有些急躁,以至於致命的錯誤雖然沒有,但小的失誤卻是不斷,譬如鑄造假錢的事情,又譬如謀奪朝鮮廢王李琿父子的事情,所以,朱由崧要認真想一想,自己這邊是出了什麼問題,又該如何修正。
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思索,朱由崧意識到自己的急切是源於對大明局勢日趨惡化的焦慮,沒錯,哪怕這種惡化是對穿越者的將來有利的,但確認朱由崧產生了如同陷入蜘蛛網一般的無力,而這種無力歸根到底,還是自身力量不足的緣故。
沒錯,通過無法解救李琿父子這件事,朱由崧正確的意識到,自己或許能調到幾百名江湖好手,但手上卻沒有一支可以稱得上軍隊的力量,而在大明,別說短期內他沒有辦法組建一支軍隊,就是到了崇禎末年,明廷大練地方團練時,也依舊會禁止藩王擁有軍隊的,因此,他想要擁有一支可靠的武裝並進行必要的武器研發,那就必須在大明王朝的視線之外,進行編練和積蓄。
換句話來說,朱由崧必須改變原先按部就班的行動設想,從現在開始就建設自己的海外分基地,以為自己日後“搶班奪權”的倚仗,以及大勢難違之際,逃亡的最後去處。
但這個海外基地選在哪裡比較合適呢?朱由崧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濟州嗎?
這是朱由崧最早設想的海外基地,可以安頓至少十幾萬軍民,並且島上還有優秀的牧場,可以培養出一支精騎來!
可問題是,按照另一時空的記錄,朝鮮要到崇禎十年才會真正的屈服於清廷,而在此前,朝鮮不但與大明是盟友關係,而且還是福海號傾銷商品、籌集資金的重要市場,因此現在就謀奪濟州島是短視的行為,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的角度都是不適宜的。
真的要謀奪,那也要是在崇禎十年之後,再下手不遲。
如果暫時不能控制濟州島,那麼能不能選擇以北海道或庫頁島為立足點呢?
庫頁島和北海道目前倒是沒有強力的統治者,是可以讓朱由崧放心的拓殖,可問題是,兩島距離大明本土實在太遠了,以福船、廣船的航行速度來看,順風順水,單趟也需要20~30天才能抵達兩島,而這麼漫長的海路,只怕大陸移民是受不了的,中途必然會有大的損耗。
而且就算移民們能完完整整的抵達了兩島,苦寒的環境也不是那麼容易適應的,再加上天高皇帝遠,監控起來實在困難,所以,兩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最多合適設立若干個百十來戶組成的小規模移民點,大型拓殖實在有些不現實了;但小型移民點平日里能自保就不錯了,又能指望他們提供多少兵源和多少軍糧呢?
那麼去婆羅洲或占城南部與真臘存在爭議的湄公河下游進行拓殖是不是可行呢?
當然不可行,第一,上述地區距離洛陽更遠,朱由崧更加沒有辦法控制和掌握;第二,上述地區處在占城、真臘以及西洋殖民勢力、中國沿海海盜等的多方力量的共同窺視下,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立穩腳跟;第三,熱帶病可是移民的最多對手,朱由崧也不想移民一百最後只剩下十幾個阿貓阿狗的。
過北不行,過南也不行,必須選擇一個距離適中的,那麼合適的目標就只剩下小琉球了!
然而,拓殖小琉球會不會跟顏思齊那伙人對上呢?要知道顏思齊現在並沒有完全託庇在福王府門下,兩者之間儘管是不對等的合作,但那也是合作呀,既然是合作,那就隨時隨地又被撕毀的可能,一旦顏思齊等人翻臉了,海上實力有限的朱由崧那可就只能幹瞪眼了。
想到這,朱由崧抄起一旁的擊錘輕輕敲擊了身前的銅磬一下,清脆的迴響聲中,趙山在靜室外探問道:“世子爺,有什麼吩咐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