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魏忠賢老老實實的回復道:“奴婢也問過福王府那邊,昨天來奴婢私宅拜會的福王府奉承司奉正陳金是這麼說的,說是,眼下司禮監也好,皇爺身邊的人也好,福王府認識的且能說上幾句話的,也就奴婢了,所以,所以,他們也沒辦法,奴婢也沒辦法!畢竟奴婢當年也是受過福王世子爺恩惠的,這點情面不好推卻,再說了,這件事,按福王世子爺的意思,對朝廷,對內廷都是有利的。”
天啟帝背着手在室內走了幾步,問道:“對朝廷和對內廷有利?這話是怎麼說的?”
魏忠賢解釋道:“朝廷之所以沒有承認朝鮮新王並加以冊封,是因為其謀逆,但眼下,建奴勢大,遼西危亡,朝廷實在有仰仗朝鮮之處,遠的不說,一個是東江鎮這邊通過朝鮮的支援是最省力的,另一個則是需要朝鮮協助對建奴的封鎖,所以,大勢之下,些許瑕疵,朝廷最終還是要忍不能忍的,既然如此,順水推舟,順了朝鮮方面的意,也安了朝鮮方面的心。”
天啟帝點點頭:“這話是朱由崧說的吧,他倒是旁觀者清啊,大明國力不彰,綱常也因此不振,也的確只能對外藩的某些事情予以默認了。”
說話,天啟帝對魏忠賢言道:“所謂對朝廷有利,朕是聽到了,那對內廷有利又做何解?”
魏忠賢報告道:“福王世子爺覺得這三萬兩有些燙手,所以願意全部上繳內庫。”
天啟帝一愣:“朱由崧願意白忙活,他這是圖什麼呢?”
“往大里說,大明江山永固,福王一脈才能世代享受藩王的榮耀和待遇;往小里說,三萬兩固然重要,皇爺的聖眷以及朝鮮方面的人情也是無價的。”
天啟帝走到魏忠賢面前,伸腿揣了一腳:“這話可不像是你這老貨想出來的,是福王京邸的人說的,還是你身邊那麼臭皮匠說的?”
魏忠賢生受了天啟帝一腳,臉上卻浮出了笑容:“皇爺聖明,這話倒也不是那陳金跟奴婢說的,而是奴婢討教了身邊那些有學問的,是他們推測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