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廠公,我們看下來,傅刑科的這份彈章有很大的問題,沒有抓住左光斗、魏大中的要害,連‘貌丑’也成了罪名,顯是強詞奪理。如果立刻就下詔處置左、魏,人心不服,容易生變。”馮銓言道。“但拿汪文言開刀是絕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說,拿下汪文言,讓汪自己咬出左、魏,然後再用汪的供述,來治左、魏的罪,東林那邊就不大好說話了。”魏忠賢總結道。“大體就是這樣的吧?”
馮銓應道:“是,廠公英明!”
魏忠賢沒有吃馮銓的馬屁,而是眯着眼琢磨了起來,好半天後才問:“我再跟司禮監商議一下,再做出決斷吧······”
一天後,司禮監給錦衣衛下達了命令,將汪文言逮入錦衣衛詔獄“鞠問”,對同在傅櫆彈章內的左、魏兩人則“不問”。
司禮監的作為,在名義上是宣布,宮中相信左、魏二人的忠貞,所以不採納傅櫆彈章的內容,但在東林黨人看來,這種“不問”比殺人誅心還厲害,實際是發出信號,讓其他東林反對者趕快加入對左、魏二人的圍攻。
所以,汪文言被抓的第二天,左光斗和魏大中就分別上疏自辯,並大揭傅櫆之短,其中左光斗說,傅櫆的目的,就是要掀翻剛推舉上來的吏部和吏科的幾個“正人”,而魏大中則怒斥傅櫆為“小人之尤”。
只是罵歸罵,東林方面,已經意識到汪文言問題的嚴重性----汪文言一旦被拷問出什麼來,東林就全完了----於是,一向穩重、溫和的葉向高採取了相當決然的態度,向天啟提出了辭呈,說授予汪文言中書舍人的官職是他一人的主張,倘若有罪,“盡罪臣一人,而稍寬其他,以釋宮府之嫌而消縉紳之禍”。
葉向高提出辭職,當然不是真心,而是再次以退為進,提醒“宮府之間”也就是皇權和內閣行政權之間已出現了裂隙,請皇帝注意;而天啟也的確注意到了葉向高的暗示,畢竟汪文言案涉及到的幾個人,不僅是朝中一派的重要人物,也是國家棟樑,實在犯不着為一個小吏和大臣們掰臉。
所以,天啟帝馬上下詔挽留,走了個君臣之間必要的過場,讓葉向高不要三心二意。
而對左光斗、魏大中的自辯疏的批複,天啟帝也溫言相勸,說他們“心跡自明”,還是安心工作為好。
既然天啟帝不想將事態擴大,魏忠賢等人也無可奈何,只好抓住汪文言一個人“窮究”!
其實,這個時候,由於捨得花錢打點,汪文言在錦衣衛詔獄里也是好吃好喝着呢,但得知閹黨有究查到底的意思,葉向高坐不住了,便做了一點兒努力,上疏請求把汪移交給刑部審訊,把他弄到自己能控制的範圍里來,省得出麻煩。
但閹黨是不會輕易撒手的,所以,這個奏疏便石沉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