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05 字 1個月前

第910章

葉向高走了,韓爌自動升為了內閣首輔,再加上朱國禎也在內閣里,所以激進派的東林黨人並沒有因此覺得大事不妙,反而還認為婆婆媽媽的葉向高離開后,東林黨人反而能更加團結一心呢。

這不,葉向高走後沒幾天,東林黨又到了一次危機----八月初一,身為東林黨政治盟友的左都御史孫瑋不幸病故,由於左都御史是科道之首,掌控言路,位置十分關鍵,因此,東林黨是絕不允許這個職務落入三黨殘餘並閹黨之手的,於是乎,手握銓選大權的吏部尚書趙南星便毫不猶豫的推薦楊漣為新的一任左都御史。

可問題是,趙南星這次舉薦,明顯讓天啟帝很不開心。

不過想想也是,天啟帝剛剛頒旨斥責了楊漣“借端沽直”,你東林黨又第一時間把楊漣推薦上來,這是要讓天啟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嗎?

亦或是你皇帝覺得不妥沒什麼屌用,我東林覺得好,那才是真好呢?

既然心中有了芥蒂,所以,天啟帝批了“不報”兩個字,算是把事情給擱淺了。

趙南星也覺察出皇帝的不滿了,所以便退了一步,推了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馮從吾接手孫瑋的遺職;南京都察院是北京都察院的備份,雖然是閑職,但從政治地位上來說,南京左都御史接北京左都御史的差那是順理成章的。

然而,天啟帝卻另有考慮,在天啟皇帝看來,新的一輪大計即將開始了,還是從京官里推一個熟悉全面事務的人為好。

天啟帝的考量當然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此時北京市井上瘋傳閹黨準備推薦戶部尚書李宗延出任左都御史,對此,東林黨上下絕不答應,便又重新推薦了東林元老高攀龍出任左都御史一職。

其實高攀龍擔任左都御史是非常不妥當的,因為他與趙南星是門生與座師的關係,師生兩個一個掌吏部,一個掌言路,明顯是會授人以柄的。

可東林黨激進派卻勸他不要退縮,說什麼:“如今鑽營的人多,你卻要退後。你是廷推上來的,怕什麼?若皇上不批,我們還要全體去廷爭,當為天下爭此一人!”

好傢夥,真把朝廷當做東林黨自己的了,想讓誰干,就讓誰干,皇帝還不能不同意。

高攀龍也是頭腦不清,一聽同黨這麼一說,也就不再推辭,結果相關報告遞上去了,天啟帝還真就批准了,由此可見,天啟帝真不是閹黨的傀儡,他對於眼下的朝爭是自有主張的。

既然左都御史落入了東林黨之手,外計大權也繼續掌握在東林黨手中,東林黨的某些要角就放鬆了警惕,因此,天啟四年八月,曾經作為天啟帝老師的東閣大學士孫承宗自請出關督師,承擔收復遼東的重任。

關於孫承宗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自請出關督師,有人說那是“金風未動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很顯然,孫承宗是覺察出東林的情況不妙,所以提前金蟬脫殼了;還有人說,是出於“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內而亡”的考量;還有人以為東林黨派孫承宗出關是為了掌握巨額遼餉並掌握遼東將門,以便挾持大軍呼應北京的政治鬥爭需要,是內外聯手的套路;當然,也有人說孫承宗是為國為民,不想參與黨爭。

但不管東林黨和孫承宗到底是怎麼想的,孫承宗這麼一走,東林黨就少了一個能影響天啟帝的大將,為接下來的政治鬥爭失利,埋下了一個重要的伏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