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天啟五年正月,后金軍進攻東江鎮控制下的旅順,這是繼天啟四年正月,后金軍進攻旅順未果后的再度捲土重來,形勢與天啟四年幾乎一樣的危急。
然而,與天啟四年時不同,原登萊巡撫袁可立因為一群小人的攻訐----這群小人不僅僅有閹黨成員,更多的則是東林黨人,所以袁可立的去職並非是受朝中哪一派的壓迫,而是受到一個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的進士同年組成的利益集團的刁難----已經在天啟四年的五月被迫離任了,繼任登萊巡撫的武之望對東江鎮頗有剋扣,毛文龍得不得足夠的錢糧支應,無力大規模派兵支援旅順作戰。
再加上張盤大意輕信了后金方面派出的漢奸,因此,在旅順南關之戰中,孤立無援的旅順守將張盤終因新投的漢軍叛亂而身陷重圍,英勇戰死,同時犧牲的還有其助手都司朱國昌和近二千多名明軍官兵,遼南各城也相繼落入了后金的手中。
面對遼南再度失陷的不利局面,毛文龍經過仔細研究,發覺了后金軍補給線過長的弱點,便拼湊出少量錢糧,安排游擊林茂春、王承鸞等邀截後方,攻后金軍之軟肋;后金軍因此立足不穩,被迫撤軍。
隨即毛文龍又命都司石城玉往金州、旅順等城收攏張盤殘部,進駐恢復,但登萊巡撫武之望乘后金軍與東江軍激戰之際,搶先派部將張攀進駐旅順,以爭恢復之功。
可問題是,此時正值天寒地凍之際,從自己人手中搶奪勝利成果的武之望因為害怕后金軍乘海水結冰進攻,所以又將匆匆的將張攀所部撤回了登萊,並向朝廷奏稱“冬月虜騎可通,難以支持,且彼時運道不行,無所事防,即退居皇城島亦無不可者”。
對此,毛文龍哭笑不得,只好重新派兵接管旅順各地,恢復了明朝對遼南的控制。
戰事既然告一段落了,幾名東江鎮的將領便湊到一起發起了牢騷:“大帥,這武軍門打的什麼狗屁仗,要不是他一定要在金州與旅順之間修運河,張將軍也不會死了!”
“就是,他要爭功,又擔心建虜來攻,最終還不是要我們出頭,這樣下去,我們也遲早被這混蛋給坑死的。朝廷真是不公啊!袁公一去,我們東江鎮就跟後娘養的一樣,大帥,不能再這麼下去了,你得給弟兄們找條活路啊!”
毛文龍坐在虎皮椅上,表情冷峻的反問道:“活路?什麼是活路?離開東江,離開遼南嗎?離開了東江,我們還叫做東江鎮嗎?朝廷還會讓我們領兵,當總兵,當副將嗎?我告訴你們,離開了東江鎮和遼南,我們就是一群無家可歸的難民!”
毛承祿腆着臉接口道:“乾爹,但眼下登萊這邊一直扣着咱們的錢糧,這樣下去不行啊!”
邊上的游擊將軍李鑛插話道:“人家可沒說扣咱們錢糧,人家說的是海道浪急,漂沒甚多!聽懂沒有,錢糧人家按數給了,但讓風浪給打壞了淹沒了,人家還折損了船隻和船工,日子比咱們過的難多了,人家已經公忠為國,我們也要相忍為國才是!”
毛承祿往地上淬了一口唾沫:“公忠為國?這些漂沒真是給了遇難的船工嗎?狗*屁!從北京到登州,哪個文官沒喝過我們的兵血啊!”
毛承祿和李鑛的話涉及到了,明代制度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弊端,即漂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