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朱由崧衝著於主事笑了笑:“如此啊,有勞了,坐!”
丟下緩緩落座的於主事後,朱由崧來到時任河南知府的李之奇(名字由讀者林雨之間提供)的面前,李之奇的名字聽起來跟世子府舍人李自奇的名字非常相像,但一個是二甲進士,一個卻是落魄到教授他人武藝為生的拳師,人生迥異可謂天差地別,不可同日而語。
“李父母,剛才孤與於主事的話,你也該聽到了,兩件事情,當然,歸根到底還是一件事,”朱由崧說話的速度並不快,但語言中卻蘊含著某種無形的壓力。“也就是潁上王郡王府修建的事情,河南府衙這一千兩什麼時候能到,另外,王城裡面積有限,估計是沒辦法再塞入潁上王府了,就算勉勉強強能塞一個潁上王府,日後我三弟封王,也是沒處安置的,所以,潁上王府要建在王城之外,又不能距離福王府太遠了,這地,河南府得撥出來。”
李自奇自打知道朱由渠要封郡王,就一直在頭疼,沒錯,銀子擠一擠總是能拿出來的,但地,就麻煩了,洛陽城裡寸土寸金的,那裡找地方給福藩修郡王府啊,所以,他已經愁眉苦臉了好些天,如今朱由崧當眾發問,他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能顧頭不顧腚了。
“世子且請放心,河南府衙正籌劃着從現在的位置遷到城南去,正好將舊府衙轉為潁上王府。”李之奇還以不能自己一個人死的態度把別人下水道。“若是世子看不中府衙的話,下官聽說分守道衙門據說也要搬到城南去,或可以把舊道衙充作潁上王府。”
朱由崧眨了眨眼:“李太守,府衙搬遷可不是王府逼迫的,是你自願的,可不能在府志上說王府的壞話呀!”
李之奇咬了咬牙,應道:“世子,舊府衙修建二百多年了,早已經蟻蛀腐朽不堪使用了,再加上地面窪陷,不搬不行,是故,與要修潁上王府無涉,是河南府自行其是,只是河南府庫里錢糧有限,這一千兩銀子能不能稍緩些時日。”
朱由崧看了看李之奇,笑了起來:“太尊的膽子倒是很大,居然藉機要挾起來,也罷,本來靠這二千兩銀子也修不出什麼好府邸來,為了不讓人說我這個當兄長的苛待了弟弟,王府本來就要再投入數千兩銀子,卻是不差河南府這一千兩,那就每年給個一百兩,十年內給清吧,李五馬可滿意了!”
李之奇倒沒說滿意不滿意,只是言道:“世子容稟,府衙搬遷不是一兩日就成的,總得新的府衙建成了才好,還請潁上王稍待些時日。”
朱由崧一皺眉,問道:“你欲在城內何處修建新府衙?”
朱由崧的意思是,如果距離不遠,他就直接那那塊地了,李之奇便報了個地名,朱由崧回想了一下,遠是不遠----都在洛陽城內,以眼下的城區規模,肯定不會遠到哪裡去----但這片地有問題,涉及不少貧戶,若要是王府接收的話,一個區位不合適,另一個民怨就都歸在福王府頭上了,所以,他只能同意李之奇的要求。
“沒關係,正好父王和母妃也不願意這麼早讓潁上王離了身邊,失了監督。”話雖如此,朱由崧還是擔心河南府會一拖再拖,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李之奇要是走了,下一任河南知府未必就會願意冒着官聲受損的可能,修新衙移交舊衙的。“但李父母,這修衙也總有個時限吧,什麼時候新的府衙能修好,舊的府衙能移交給本藩呢!”
李之奇算了算,給了一個保守的數字:“世子,兩年如何,兩年後,移交舊衙給王府!”
朱由崧心算了一下,現在朱由渠14歲,2年後是16歲,然後以世子府修建的時間為基礎進行衡量的話,差不多一個郡王府至少得2年才能修完----因為要修建銀鑾殿和郡王府的宗廟,所以建築時間要比親王世子府才不少----也就是說,得到朱由渠18~9歲了,郡王府才能造好,似乎有些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