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328 字 1個月前

第1032章

“你最後答應給炮了?”

對朱由崧的問題,謝友青回復道:“回世子爺的話,臣下得罪不起王公公,只好給了!”

是的,這不是謝友青在背後說王乾的壞話,而是茲事體大,他不敢不趕回洛陽向朱由崧報告。

不過聽完謝友青的話,朱由崧並沒有批評王乾,而是自我承認錯誤道:“原也是準備給小琉球那邊配屬大口徑岸炮的,可惜被朝廷那邊一搞,不得不耽擱了,說起來,還是孤這邊考慮的不周到啊。”

沒錯,朱由崧穿越的時候又沒帶着百度或其他教學手冊一起過來,因此穿越至今陸陸續續犯了不少的錯誤,好在,這些錯誤都是可以彌補的,而更關鍵的是,他還有時間彌補。

“還有一個問題,你們也許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咱們眼下在船上用的那些紅夷大炮,最大的不過是八斤炮,這種炮對付海船來說有極大的不足。”

大明的八斤炮,也就相當於西方的九磅炮,在陸軍中使用都不算是最重型的火炮,在艦船交鋒中,更是輕炮中輕炮,威力有限的很----當然,在東亞海域,現在還沒嚴格按西方戰列艦或重巡航艦規格建造的軍用船隻,九磅炮勉勉強強也能對船隻造成一點危害,但想用每船每舷一門八斤炮就造成足夠的威脅,那就有些痴心妄想了。

謝友青附和道:“世子爺說的是,臣下發現各船上的炮手更喜歡使用大小佛郎機炮,其次喜歡的是大小咯隆炮,最後才是這種新式的紅夷火炮。”

謝友青自然是不敢當朱由崧面撒謊的,福海號名下淮甲、淮乙各船的炮手的確在主要使用霰彈且短時間內射速較快的佛朗機子母炮的使用上是最得心應手的,而卡龍炮的特點是以較輕的火炮,在較短的距離上發射超重的炮彈以強力破壞敵船船體,這也比較符合現階段東亞海域依舊以接舷戰為主的海戰特點。

你想一想,在雙方艦船的距離越來越近,幾乎要跳板作戰了,這個時候一大片霰彈過來洗地是何等的酸爽,同時幾顆重達30~40斤的鐵球砸破船舷,又是何等的犀利;與之相比,用於較遠距離上、射擊精度在顛簸的海面上幾乎等於零的紅夷炮,在一眾炮手眼中可不是浪費彈藥的存在嘛。

朱由崧聽完謝友青的話,一下子就想起來前世看過的那些古典戰列艦打開一舷數十個炮門,然後大小火炮依次噴吐出硝煙和彈丸的場景,立刻就明白了自己問題的所在:“看起來,各船的紅夷火炮應該要有足夠的數量和密度,否則倒也難以制敵。”

既然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朱由崧問謝友青:“那個羅世遠不是在造什麼老閘船嗎?進行到哪一步了?”

羅世遠現在製造的當然是商船,但日後噸位上去了,轉換成真正的護衛艦也不是不可能的。

謝友青答道:“我之前問過了,淮丙一號,差不多八月份就能下水了。”

一聽到八月份才下水,朱由崧偃旗息鼓道:“那就先讓他造着吧,稍後,你通知各船,把船上的紅夷炮和抄炮炮手全部移交給小琉球那邊,再順便派人告訴王乾,在保民團下組建岸炮屯,由寧虎兼任屯長。”

謝友青應了一聲,朱由崧又道:“現在朝廷盯的緊,拆卸下來的火炮一時間補不上,而且以現實來看,你們也覺得配置紅夷炮並不妥當,所以,來人,把李伴伴叫來。”

李諳很快來了,朱由崧先把情況跟李諳說明了一下,然後跟李諳說道:“當初我們考慮的還不是太周全,現在就只能亡羊補牢了,我的意思,把水泥工場以及福鑫號名下有關火炮製作、甲胄生產的活計拆分到小琉球那邊,今後我們直接從雲梯關輸出鐵錠,在小琉球加工,如此,朝廷也就抓不住我們的把柄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