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黎明之後,夜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點一點的褪去,天空逐漸發白,沉寂一晚的濟州租借地也逐漸復活了。
時間又過了一會,當上早班的租借地警衛們正在洗漱的時候,廚子們已經從早起的朝鮮海女手中購買來了好幾筐足夠新鮮的魚蝦貽貝,並加以認真的烹飪。
食物的香氣由此飄散在空氣中,讓昏昏欲睡的晚班警衛們都情不自禁的的深嗅起來,同樣聞到食物氣味的早班警衛們更是精力充沛的紛紛打探今天早飯吃什麼,紛亂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是的,自打朱由崧批准在濟州島租借地里建設風月街已經接近一年了,青樓、戲樓、茶館、酒肆、客棧等建築大多已經陸續建成了,相關人員幾近百號,再加上倉庫區也在不斷擴大,所以相應的護衛人員數量也一路飆升,到如今已經足足有一百五十人了。
這一百五十人分早中晚三班勤務,每班五十人,其中三十人守備倉庫,避免出現搶奪和盜竊,另外二十人則負責巡視風月街和租借地邊界,由於風月街實際規模還比較有限,所以,這樣的安排是基本合理的。
不過,隨着朱由崧決定把濟州租借地作為遼東移民前往小琉球的中繼點,警衛人員就需要重新分配了,畢竟,不是所有遼東移民都願意乖乖的前往小琉球的,肯定會有一些人想方設法在轉運過渡期間逃入濟州內地的,必須加以防範和阻止,籍此避免島內出現惡性事件,進而引起朝鮮地方官員的不滿,影響租借地的存續。
當然,朝鮮官府也許並不會對個別遼東移民的逃跑行為過分的指責福海號在執行《租地協議》時存在巨大的偏差。
要知道隨着風月街的初步建成,濟州租借地已經迅速成為濟州島內朝鮮官員和富商沉溺的溫柔鄉了,而朝鮮官員逛風月街時雖然可以把賬都掛在一牧二縣的公使費支出上----無論中外古今,官僚們能花公家錢的,絕不會花自己口袋裡的一分一文----但問題是,濟州此前只是朝鮮的流放地,自古貧瘠,歷任官府只有虧空沒有積累,根本就沒有什麼富裕的公使錢能還官員們公款消費的欠賬。
如果福海號是朝鮮自家的商號,哪怕背後勢力再強,也未必能強迫一地官府還什麼錢,可福海號不同,不僅僅是大明的商號,背後還站在一位與朝鮮國王平級的大明親王,所以,真逼急了,人家想辦法跟漢陽歪一嘴,朝鮮王廷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既然有可能造成失了國格,讓朝鮮王因為丟臉而大發雷霆的可能,那麼,哪怕福海號這邊沒有過分逼迫濟州牧和島上兩縣官員還錢,濟州島上的朝鮮官員肯定在暢快花錢的同時是有一些忐忑的,因此濟州官府肯定不想輕易得罪福海號這個債主的。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真要有那麼幾個愣頭青把事情揭露出去,你說是該滅口呢?還是該不以為然呢?
濟州島既然是流放地,死個把官員那也是正常的,但關鍵的地方在於,如果選擇滅口,勢必要濟州上下加以配合,如此一來,福海號就倒過來欠濟州地方官府的情了,這有必要嗎?
還不如自己管控好了,把移民逃跑的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把寶貴的人情用在更關鍵的地方,譬如,與濟州官府中的某些人合作,把島上的一部分官私奴婢“發賣”到小琉球去,又譬如把朝鮮官牧場的牛馬偷偷賣到日本和送到小琉球去等等······
等吃完早飯的早班護衛與下值的晚班護衛們換了班,濟州租借地的新的一天就此開始了。
大約寅時三刻前後,福海號濟州支店掌柜羅振聲出現在了防浪堤的建築工地上,此時,已經上工的本地朝鮮勞工背着裝滿火山岩碎石的竹簍,正艱難的行進在工地上,然後一個個的走到已經深入海中的長堤上,再將竹簍根據工匠頭目的指引,不算特別整齊的丟到海床上,逐步壘出一段新的堤壩。
巡視了一會,羅振聲便轉到了另一處工地,這裡正在修建遼東移民的臨時休憩點。
根據估算,以現在轉運的速度,在颱風季節可能會造成300~400名遼東移民的滯留,所以,這個休憩點的規模還不小,足以短時間容納超過500名中轉移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