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58 字 1個月前

第1068章

校場中,只見李自奇帶着十幾個儀衛舉着龍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團。

所謂龍槍,就是一種超長的槍矛,長達大約四米半到五米之間,單人雙手也是沒辦法拿的,所以是兩個人合持,此時遠遠看過去,就宛如衝天的枝丫一樣,再加上尺長的槍矛尖,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而另一邊,蔡國峰則帶着兩名儀衛騎在馬上,看到劉琛發出的信號,也不多話,三人並排驅馬就向李自奇這邊衝來;不過由於蔡國峰和那兩名儀衛並非專業的騎兵,所以,馬速並不算太快,也就介於小步跑與快步跑之間吧。

正所謂說是遲,那是快,短短十息一下子就過去了,眼見得蔡國峰三騎即將沖向槍林,突然間,馬被勒住了,同時,蔡國峰等人將手中的木質飛刀飛斧劈頭蓋臉的砸向了李自奇的小集團,頓時在李自奇這邊造成了不小的混亂。

還沒等李自奇招呼持槍儀衛重整,蔡國峰三騎便帶馬從槍陣前掉了頭,然後模仿下一波騎兵,再次在槍陣之前勒馬射箭和亂丟雜物,把李自奇這邊的陣型搞了一團糟糕。

李自奇見狀不妙,只好命令槍陣向前壓迫對手,但槍陣一動,隊形就更加鬆散了,所以,看到這裡,朱由崧已經明白最終的結果了,於是便叫停了表演,並把所有參與者叫到了自己的面前:“所說吧,都有什麼感悟?”

李自奇回應道:“世子爺之前所的對,單靠槍陣是頂不住騎兵沖陣的,至少槍陣之後要有弓箭和火銃,而槍陣兩邊最好也要有一些騎兵。”

蔡國峰則道:“我的速度是比較慢的,建奴這邊的蒙古騎兵會如疾風暴雨一樣,連續的造成槍陣的損失,在他們的馬速面前,弓箭和火銃未必能造成什麼損失。”

蔡國峰的意思是,弓箭的殺傷力不足,而火銃又沒有什麼準頭,很難擊中高速移動中的敵人騎兵,因此李自奇所謂,靠弓箭和火銃來壓制對方騎兵,是不太靠譜的。

“再有就是,建虜的精銳會緊跟在蒙古騎兵之後,一旦槍陣出現混亂,身披重甲的他們就會沖入槍陣,進而造成槍陣的進一步崩壞,一旦槍陣被破了,那就阻擋不了建奴後續的大軍了。”

朱由崧想了想問道:“建虜作戰是以牛錄為單位投入的,一個牛錄多的三百人,少的,也就一百人,但是你們中誰能告訴我,建虜一個牛錄有多少匹馬?”

蔡國峰和一邊觀戰的嚴德桓、許昇燾齊齊搖頭。

也是,后金各旗的馬匹裝備數量不同,蔡、嚴、許等人也不在對敵一線服役,又如何知道對方的騾馬化程度呢?

既然幾人都無法準確的說出八旗軍的裝備的馬匹比例,朱由崧只能先把50%的馬匹擁有量來計算,50%的馬匹也就意味着后金軍可以連續發動至少三波強襲,一想到,連續三波建虜精兵接二連三的衝進陣列,朱由崧的臉有些發青了。

是的,原先朱由崧想走的是花陣路線,用盾牌擋住對手的弓箭,用槍林遏制對方的騎兵,用重兵反擊對方的沖陣,用弓箭和火銃壓制對方的遠程火力並在對方突進的時候,給予先行削弱,但事實證明,這似乎有些行不通了。

道理很簡單,布列槍陣,槍兵數量至少要跟進攻者持平,而且數量越多,槍陣威力越大,但一旦實施花陣,那就等於要敵人幾倍的兵力,才能與單個進攻牛錄保持人數的對等,這還沒算明軍與后金軍的單個戰力差呢,若是算上,那兩三個屯的純陣才能對敵人家一個牛錄,換成花陣,所需兵力就誇張的不忍目睹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