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然而,東江鎮總兵毛文龍堅決不同意民科軍事專家的設想,毛文龍認為,一眼是死棋,兩眼才是活棋,真要把東江鎮移動到了遼西方向,就沒有人牽制后金的側翼了,失去牽制的后金更可以肆無忌憚的向遼西進攻,戰略上是根本不可取的----其實也不排除,毛文龍看不上民科軍事專家的指揮水平,以及不願意移鎮后與遼鎮將門發生衝突的想法。
但毛文龍的反對,顯然惹惱了民科軍事專家,於是,這位貌似偉光正的人物居然派人去挖東江鎮的牆角,最終把一名副將、數千軍兵挖到了遼鎮麾下,創造了明代絕無僅有的軍事“創新”,也正是由於民科軍事專家這一挖角行為,導致了毛文龍與他的關係異常緊張,並為未來的悲劇預埋了伏筆,以至於後來有些人就認為,從天啟六年這個冬天開始,民科軍事專家就已經叛國了。
當然,民科軍事專家未必就在此時與后金方面達成了剪出東江鎮,以利兩國和議的約定,但就之後的事態演變來看,民科軍事專家所作的一切,無不與后金方面保持了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從而為大明的悲劇平添了更多的血色內容······
“世子爺,”回到洛陽的謝友青向朱由崧報告道。“小琉球那邊報告,希望能批准他們在農閑的時候修建沿河堤壩和灌溉水渠,以便必要時分洪排澇。”
朱由崧反問道:“小琉球那邊找到石灰山了嗎?”
謝友青答覆道:“風期前派去的礦師已經找到了幾處小型的石灰礦。”
“那煤礦找到了嗎?”
“應該還在找,但可以先從福建購買一部分。”
朱由崧想了想,扭頭跟一邊的李諳說道:“那就按計劃,把水泥工場遷一半過去,不,遷三分之一的工匠過去,另外三分之一遷到安東那邊,以方便向濟州等處供應。”
李諳應道:“是,奴婢稍後就安排下去。”
朱由崧這才繼續問謝友青道:“黑龍江、綏芬河、陡門江等地的商棧人員都接回來了吧?有沒有統計過,什麼東西賣的最好啊!”
“統計過了。”謝友青報告道。“賣的最好的是鐵鍋、烈酒和煙草這三樣,換回來的,主要是各種皮毛、人蔘、瑪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