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目前,商棧保衛團一共有大明和日本士兵人,”完成了日本浪士的工作分配后,李自奇把保衛團的幾個主要負責人都叫來過來,開了一個情況說明會。“火銃曲,目前一共有四十一人,其中倭兵七人;弓箭曲,目前一共十七人,未來準備再雇傭十到十五名善射的本地獵戶;槍矛曲,目前一共十九人,短期內也不會再增加了;刀盾曲,目前三十人;還有就是浪士這邊的太刀隊,二十五人;輜重曲,目前十八人,其中七名倭兵。”
“以上,就是陡門江這邊全部的家當了,一共是一百五十人。”李自奇說道。“接下來除了還有最多十名倭兵和十到十五名本地獵戶外,暫時不會再增加更多的人手了,這主要是基於糧食補給方面的考慮。”
沒錯,商棧這邊還有小20個夥計呢,再加上100多名日本浪士的家人,整個商棧吃飯的嘴接近300張,物資供應方面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所以,短時間內,是沒辦法更大規模的增兵雇勇了。
“眼下,商棧這邊有兩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一個是建築商棧,一個是開拓耕地。”當然,與本地海西女真的貨物交換以及用貨物雇募本地部族充當建築勞動力的事也很重要,但這些事主要是商棧方面在負責,而不是保衛團的任務。“開拓耕地,搶種糧食的事情,將由日本浪士的家人先期負責,我們可以適當的派些人去協助,但主要力量不能顧此失彼。”
李自奇吩咐道:“火銃曲和刀盾曲負責參與商棧建設的勞動,弓箭曲和槍矛曲負責對同樣參與勞動的本地部族實施監督,輜重曲除了負責看顧我們的倉庫外,暫時還要協助商棧那邊保管各種物資;日本太刀隊,主要負責外圍的警戒和巡視。”
李自奇隨即在一張粗製地圖上示意道:“槍矛曲和弓箭曲要注意,外松內緊,即不能讓那些受雇傭的本地部族認為我們不信任他們,防着他們,也不能讓事情真的失控了,稍後,你們兩位曲長商量一下,看怎麼搞比較合適。”
在座的各位曲長實際也是從路通標行里抽調過來的標師、護衛,因此原本與路通系統沒有太多關係的李自奇用了一種比較溫和的溝通方式,對此,幾名曲長卻不敢輕易拿大,畢竟李自奇有福王府舍人的身份,地位可比他們高了許多,所以,被點名的兩名曲長立刻起身應道:“是,屬下等會安排妥當的。”
“另外,做事之餘,我們還得加強了訓練。”李自奇言道。“除了,曲長、棚長和倭兵以外,各曲弓手大多都是農夫,武技很差,真要遇上事,只怕是難以應對的,所以,為了我們自身的性命考慮,大傢伙不要因為覺得幹活很累、警戒很累,就想着過兩天再練也行,這是要不得的,畢竟,這裡是建虜的大後方,建虜及親近建虜的部落隨時隨地都會出現,倒是淮甲一號卻不會說來就來,救我們於水火之中,因此,關鍵還是靠我們自己。”
沒錯,火銃曲34名明人官兵中只有10人是一定的火槍射擊基礎的;弓箭曲的17人中,也只有11人是原本射過六斗以上獵弓的;槍矛曲的情況好一些,其中14人有槍術基礎,內中更有5人還能組成小型槍陣;但刀盾曲除了曲長和棚長,就全部都是農夫了。
幾位曲長對視了一眼,齊齊點頭道:“明白,我們一定會敦促手下兵丁苦練的。”
話雖如此,但幾名曲長還是有些憂心忡忡,很顯然,他們已經感覺到了壓力。
李自奇卻道:“我去濟州之前,世子爺專程交代了兩句話,第一,兵要練,要往累里練,要練的他們沒時間,沒氣力想其他的事情,這樣才不會閑出事來;第二,兵要體恤,所以,練歸練,油水要補足了,一天三頓,頓頓乾飯管飽,不說每頓吧,至少每天都要搞一些油腥給他們嘗嘗;如此,寬嚴相濟,才不會出事!”
刀盾曲曲長郭彪見李自奇的話,告一段落,便探問道:“現在又要練兵又要幫着修築商棧,卻是沒辦法分身,是不是各曲可以搞輪換,譬如某個棚一旬上工,一旬訓練呢?”
弓箭曲曲長於通也附和道:“我也是這個意思,是不是可以一半訓練,一半負責監視本地部族勞工呢?然後,隔三差五的進行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