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1 / 1)

第1174章

“王公公在報告說,上個月他和寧屯長已經迫使最後四個平原熟番的村寨向河口庄交稅,如此一來,整個淡水河流域已經全部掌握在王府手中了。”王乾的報告自然是要打折扣,這是因為,福王府頂了天也就控制了平原和丘陵地帶,對於山區那可是依舊鞭長莫及的。“因此,王公公請示,是不是可以向大漢溪上游地區擴張,即越過大古山-大嶺山-大同山一線,在山西地區設立新的王莊。”

“新的王莊?”朱由崧眉頭一凝。“淡水河一線不過兩萬多人,三千頃地,就已經容不下了?”不過,朱由崧仔細一換算,還真就容不下了,這不,3000頃等於200平方公里,若再算上河渠、民宅、碼頭、道路、工坊等人工建築的佔地,估計就已經把淡水河流域的平原河谷地區佔據了十之七八了,若再算上十來個中小型的番社,即便淡水河流域還有餘地,那也是非常有限了。“也罷,同意他們的要求,設立山西庄,一併由王乾統管。”

俞義把朱由崧的決定記錄下來,然後繼續報告道:“另外,小琉球那邊的鐵器加工作坊已經完成建設了,從本月開始,福海號只要把鐵錠運過去,就能就地生產農具和武器了。”

俞義所說的武器,當然不是指的刀槍等冷兵器,而是火銃、火炮這類的熱兵器。

“這倒是好事啊!”朱由崧當即指示道。“讓他們先從八百斤佛郎機炮開始製造,用一兩年時間熟練掌握火炮加工技巧,為日後生產大口徑的紅夷大炮做好準備。”

當然,重型岸防炮的生產,不單單需要加工機械和熟練的工匠,還需要必要的鐵料,但眼下,雲梯關這邊運輸三五千斤鐵料出口還算容易,但要把單根三五千斤重的鐵料弄出海就不容易,所以,有些事還得慢慢來。

“是!”俞義再度記錄后,拿出一份新的報告來。“淮安報告,馬閣臣以哨官身份權領雲梯關哨總了。”

朱由崧問道:“萬世和黃信他們一共花了多少錢?”

俞義掃了掃紙上的數字,做答道:“備倭把總這邊先後打點了三百兩,鳳陽守備太監這邊孝敬了五百兩,南京兵部也給了五百兩。”

“實授予哨總,還要花多少錢?”

俞義想了想,告知朱由崧道:“世子爺,馬閣臣現在是從五品,得先升了副千戶才有可能升到正五品,而要晉陞衛所軍職(註:不是世職),得通過五軍都督府和北京兵部,以奴婢在北京多年的經驗,差不多還要八百兩。”

“通知錢祿,幫馬閣臣升上去,”朱由崧決定道。“否則,隨時都有人會來擠了位置。”

馬閣臣在雲梯關逐步升遷,對福海號和朱由崧的意義重大,自然是不能有差池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