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崇禎元年四月,蘇松常鎮等地水災,崇禎帝減免部分應徵白糧一年,然而崇禎帝這邊才安撫了江南士紳,那邊江西又鬧騰了起來,這不,四月十一日,南贛發生民亂,匪號奪天王的某位野心家,率眾攻破安遠縣城,劫庫放囚,並建號永興元年。
時任安遠知縣的沈克封在混亂中僥倖逃走,隨即引江西衛所兵前來鎮壓,並很快的消滅了奪天王的偽朝,殺死了奪天王,但這一公然叛亂的事件卻預示着崇禎朝腥風血雨的開始······
南贛民亂后的第五天,阿巴海見到了只帶回范文程首級的圖泰。
怒不可遏的阿巴海當即便對身邊的代善、莽古爾泰、阿敏、濟爾哈朗、多爾袞等后金親貴說道:“區區南蠻商賈,居然敢如此羞辱我大金上下,甚為可惡,五哥,這事是正藍旗惹出來,且就由你們自己解決吧!”
莽古爾泰知道,這是阿巴海借故削弱正藍旗,但話說的冠冕堂皇,因此雖然又氣又惱又後悔,可也不好推脫,便無奈的應道:“是,臣一定摧毀了陡門江的寨子,將那些南蠻子全部斬首了!”
“不!”阿巴海冷冷的說道。“且把那個姓羅的商人帶到盛京來,當著朕的面處置了!”
莽古爾泰猜阿巴海其實還是想通過羅振聲與“祥福瑞”的東主勾連的,所以冷笑的應道:“是!”
說完這句,莽古爾泰也不怕其他旗主貝勒笑話,跟阿巴海申請道:“汗王,正藍旗兵少,為了不耽誤正事,還請汗王,能撥付些蒙古兵和尼堪兵助戰。”
正藍旗只有20牛錄,且每個牛錄只有150~300旗丁,整個正藍旗勉勉強強也就4000多旗丁而已,即便按兩丁抽一來作戰的話,也不過是2000軍馬而已,若是以後金以往三丁抽一的話,就只能出不到1400名兵丁了,而圖們江一號商棧真如賴色所言的難打,只怕全軍覆沒了也是拿不下來的。
阿巴海即便要削弱正藍旗,也不能太過分了,畢竟正藍旗也是八旗之一,是整個后金的本錢,而且現場又有那麼多各旗的頭面人物看着,所言,阿巴海很快同意了:“朕從正黃旗調四個牛錄的蒙古兵給你!”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努爾哈赤建立八旗時,已編有蒙古牛錄七十六個,這些牛錄分別隸屬於各旗,莽古爾泰的正藍旗中就有3個獨立的蒙古牛錄;此外,部分蒙古人還被直接編入建州牛錄中,還是以正藍旗為例,17個“純”建州牛錄里都有那麼三五戶蒙古旗丁的。
“至於尼堪兵嗎!讓圖泰帶金礪、李國翰並一千尼堪兵助陣。”
金礪,本為大明羽林前衛中右所正千戶,萬曆間以軍籍登武進士,征北從戍邊守鎮武堡(遼寧省盤山縣高升鎮),后升任任都司,屬廣寧衛總兵劉渠轄;大明天啟二年,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努爾哈赤率軍征明,克廣寧城,金礪畏死,便率屬投降了后金,被努爾哈赤授於甲喇額真的職務及三等副將的爵位,繼續統領手下的漢軍;不過,金礪的官職和爵位雖高,但努爾哈赤或因為看不起金礪的為人或不滿意金礪所部的戰力,因此此後並未對其重用,而是將其置於後方守城,金礪倒也乾的勤勤懇懇,如此便贏得了阿巴海的歡心,此次便給他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而李國翰是李繼學的兒子,李繼學則早年從商,後來曾做為楊鎬的使節出使過後金,也不知道是不是當時就被努爾哈赤策反了,此後到了天啟元年,后金正式奪取遼陽后,便以老關係投靠了努爾哈赤;投敵之後,李繼學為後金緝捕(毛文龍等人派往金境的)大明密諜,乾的兢兢業業,於是被授予了三等游擊的爵位。
等到阿巴海繼位后,李繼學以年老為名退休,李國翰卻被阿巴海收為了侍衛,因此,此番,算是跟圖泰一樣是作為漢軍的監軍隨征的,至於是不是一併承擔監視正藍旗的責任,那就見仁見智了。
莽古爾泰這才略有些滿意的說道:“多謝汗王,那臣弟現在就去安排,預計三日後出發,爭取六月底之前得勝歸來。”
莽古爾泰這麼急着功成返回,說到底,還是因為後金國內糧食不足的緣故,因此沒辦法把戰事拖的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