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黃學進說的那兩個帽纓子有所不同的將官其實是分得撥庫什,在朱由崧前世時空有個漢名叫做驍騎校,是牛錄額真/牛錄章京/佐領管理牛錄的助手,地位在漢名領催的撥庫什之上,以建州各牛錄一般三丁抽一的標準來核算,相當於五十人長,是后金很普通的基層軍官,所以,莽古爾泰可是不會為了他們的損失而輕易命令部隊撤出戰鬥的。
但要說,莽古爾泰下令撤兵與正藍旗損失過多沒有關係,也是一句假話!
要知道,算上前一次進攻的戰損,即便不計算輔軍的傷亡數字,正藍旗迄今也已經傷亡了小三十名官兵了,若是以正藍旗此次出兵1500人的總兵力計算,傷亡率已經達到了2%,若是以今日參與戰鬥的兵力----圖們江對岸的佟三部400人根本就沒有過河戰鬥;賴色部則出動了250人,其餘50人留守營寨;莽古爾泰這邊600人只出動了一半----來計算,那就要接近10%了,自然是正藍旗上下不能承受的,所以也就打不下去了。
當然,旗兵這邊不願意再損失了,但漢軍卻是沒辦法休息的,所以,接下來漢軍這邊乾脆拋棄了笨重而無用的擋箭車,直接三五個人手持長牌掩護着手拿伐木斧和弓箭的同伴,三五成群的,分散過壕,然後一點一點的、以極差的效率拆起正南和西南兩側的木刺樁陣來。
館牆上的馮火根便調來多名火銃手,也三個一夥的組成團隊,以其中2支火銃專門射擊一面長牌----由於距離還是超過了射鷹銃的有效殺傷半徑,所以並不指望打穿了長牌,但鉛彈連續集中長牌的瞬間震動,或許會讓長牌手的動作變形,從而留出若干可被利用的縫隙來----另1支火銃則尋找戰機,攻擊長牌的敵人。
但這種辦法消滅敵人,實際也是全憑運氣,實際殺傷效果也是很難保證的,所以,不能任由漢軍行動的保衛團也只能進行這種聊勝於無的低效率工作了。
就這樣,在間或響起的火銃聲中,一根、兩根、一排、兩排的木刺樁被慢慢伐倒了。
可伐倒木刺樁后,還要把他們拖走,這就又加劇了漢軍的工作量,帶來了一些新的傷亡。
好在,由於此前訥鄂指揮的莽古爾泰中軍也砍倒過幾根西南方向的木刺樁,所以,煎熬到午末時分,漢軍這邊已經連續除去了多排木刺樁,使得西南與正西方面的進攻通道開始煉成了一片。
然而,到了這個時候,再要往深處砍伐木刺樁,問題就出現了,這不,越往木刺樁的中心位置砍伐,漢軍就越發的暴露在保衛團火銃手的射界之內----原本保衛團這邊只能在西南角的位置上進行側面打擊,而一個西南角是布置不了多少火銃的,所以火銃手都是輪流開火的,形成不了密集火力,但隨着漢軍與館牆西南邊逐漸形成了平行位置,館牆上的火銃手得以充分展開,如此一來,等於說,漢軍的砍伐小組便陷入了羅網之中,需要迎接多個角度射來的鉛彈,安全性就大大降低了----再加上越靠近館牆,便逐步進入了保衛團手中火銃的有效殺傷半徑,鉛彈的威力大增,這也進一步的增加了漢軍士卒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