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22 字 1個月前

第1261章

這個時候,民科軍事專家才領遼鎮兵馬進關救援,但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一方面,民科軍事專家看也不看右翼正受到威脅地永平、撫寧一眼,取道昌黎、灤州,直奔寶、香河而去;另一方面,民科軍事專家以保護皇陵昌為名義,命令總兵尤世威退還昌平,並命令原本馳援永平等地的薊遼總督劉策兵退守密雲。

直到十一月初七,民科軍事專家才決定進軍薊州,將后金軍堵在薊州以東,然而,等遼鎮兵馬進入薊州后才發現,后金軍已經繞過了薊州,直撲京師,如此一來,民科軍事專家的布置又再一次“落空”了。

但民科軍事專家隨後並沒有追擊后金軍,而是莫名其妙的把遼鎮兵馬開到了河西務,幸好此時大同總兵滿桂、宣府總兵侯世祿及時率兵趕到----侯世祿一度被民科軍事專家要求留守三河,但侯世祿自行請旨,這才先到通州補充糧秣,然後率所部2000人趕到了北京----這才沒有讓城內空虛,且人心惶惶的北京城落入敵手。

十一月二十日,八旗軍兵臨北京城下,慌亂之中,崇禎皇帝決定啟用年屆七旬、已經退休在籍的孫承宗做統帥,負責京畿地區的防務,此舉遭到了前兵部尚書王在晉的強烈反對,王在晉認為孫承宗根本就不懂軍事,又是民科軍事專家的老上司,萬一內外勾結,局面將相當的可怕,但崇禎皇帝不聽,最終還是任命孫承宗為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督理軍務。

崇禎皇帝的目的或許是通過孫承宗來影響他的老部下、民科軍事專家及遼鎮兵馬,但王在晉的反對多少還是起了作用,崇禎皇帝不敢留孫承宗在北京,便打發他去了通州督理兵馬軍糧。

孫承宗也是老於宦途的,知道崇禎皇帝為什麼用自己,又為什麼提防自己,便給民科軍事專家專門寫信,叮囑他一定要督促遼鎮兵馬殺敵,並多獲首級,否則就無法向朝野交代了,但民科軍事專家卻置若罔聞----或說根本無法使喚遼鎮兵馬----所以在十一月二十日當天爆發的廣渠門之戰中,表現極差。

當時,后金軍1500人並蒙古並2000對陣遼鎮8800~9000人,結果豪格率不足400人的部隊,一舉擊垮了民科軍事專家布置在側翼的王承胤部1600人----雖然豪格因為領頭衝鋒,差一點陷入重圍戰死了,但王部很快潰逃卻是事實----若不是豪格部沖的過頭了,衝進了北京城外的護城河的冰窟窿里,整個遼鎮兵馬就要被徹底打敗了。

最終,遼鎮只是在出城援助的京營----誰都知道,大明京營士兵實際就是戰五渣----的幫助下,才“艱難”的擊退了后金軍,然而後金軍此役的傷亡不過百多人(遼鎮只獲得寥寥無幾的首級),至於遼鎮,別看打得如此熱鬧,也就傷亡了500多而已,不得不令人懷疑,其中的問題。

與聲勢不小、戰果很小的廣渠門之戰相比,同一時刻進行的德勝門之戰卻慘烈的多,這不,侯世祿部和滿桂部相繼被后金主力擊敗,滿桂部更是打到最後,只剩下不足100傷痕纍纍的士兵,滿桂本人更是身負多除創傷,也正是因為滿桂部的表現,崇禎皇帝破例同意,讓滿桂敗兵退入德勝門瓮城休整,這就與民科軍事專家幾次要求率遼鎮兵馬退入北京而未獲批准,形成了鮮明對比······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