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75 字 1個月前

第1263章

滿桂及申甫戰敗兩天後,巡撫山東都御史耿如杞、總兵官張鴻功所率的援兵也在良鄉被后金軍擊敗----明軍各部在崇禎皇帝的催促和指揮下,錯誤的實施了添油戰術,結果只能是被后金軍各個擊破----當然,在消滅各路來援的明軍的同時,后金軍不可避免的遭受了一些損失,特別是馬力上的損失,所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后金軍並沒有能如期消滅馬世龍部。

但馬世龍部也未能給后金軍帶來更多的壓力,這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后金軍又先後奪取了固安、張家灣、香河、玉田等地,並大肆掠殺。

崇禎三年正月里,后金軍開着手撤回老巢,但在撤退的路上,后金軍又先後攻克了永平府城盧龍、灤州等地,並迫降了永平等地的守軍,進一步給大明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和慘重的損失,但面對源源不斷開來京畿的明軍勤王之師,總體實力比較薄弱的后金軍遂於當年二月,正式退出邊牆----主要是隨行蒙古各部搶夠了,不想再打了----不過,阿巴海在撤退時還留了一個尾巴,派貝勒阿巴泰和齊爾哈朗堅守永平、遷安、灤州、遵化四城,以為下次進攻京畿的據點、出擊地。

明廷當然不能忍受后金軍隊在自己眼皮底下長期駐守,所以後金主力撤走沒多久,緩過勁兒來的明軍就開始準備反攻,收復永平四城,但這是后話了。

崇禎三年三月,在確定后金軍主力基本退出長城后,北京城終於取消了戒嚴狀態,至此,崇禎己巳之役算是告一段落了。

己巳之役中,京畿地區的防禦體系遭到重創或破壞,陣亡及被俘總兵多達六員(趙率教、滿桂、孫祖壽、麻登雲、黑雲龍、朱國彥),損失兵力更是以數萬計,此外,戰爭期間,兵部尚書王洽、工部尚書張鳳翔、薊遼督師袁崇煥、遵化巡撫王元雅、總理薊遼保軍務劉策等或死或下獄,可以說震動極大;再加上,京畿地區遭到后金的嚴重破壞,財政基礎大受衝擊,用元氣大傷來形容,並不為過;因此,後人將其視作崇禎帝中興之夢破滅的開始,大明由此一日日的走向了徹底衰亡。

是的,在己巳之役中崇禎皇帝犯下了很多錯誤,其中,就有一個現在看起來還不嚴重,但日後卻導致了大明王朝覆滅的錯誤,那就是為了救急,明廷被迫採用了拆東牆補西牆的策略,在剿滅陝西“起義”軍即將大獲成功之際,將陝西明軍主力調往北京救駕,從而使得明軍在陝西進行的清剿行動功虧一簣,讓各路“義軍”得以逃脫生天,並更加活躍起來。

此外,因為過往跨省作戰時經常性遭遇的補給困難及有意刁難,使得陝西等地明軍並不願意離省前往京畿地區----也因為後金軍名頭夠響,陝西等地明軍不願意自尋死路----所以,山陝等地的勤王部隊中出現了大量的逃兵。

這些嘩變的入援兵為了逃避明廷的處罰,紛紛加入各路“義軍”----這些擁有專業戰鬥技能的逃兵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義軍”的戰鬥力----再加上崇禎二年四月開始執行的裁撤驛站、整頓驛站秩序時的矯正過往,其所導致的失業驛卒加入“義軍”浪潮,這場由饑民乞活引發的大起義,就此再難遏制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