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43 字 1個月前

第1266章

朱由崧抬頭深深的看了崇禎帝一樣,苦笑道:“由檢,你怎麼就不相信我呢!”

一句“由檢”,讓崇禎帝的表情一滯,是的,朱由崧早年的關心一下子湧上了心頭,所以,崇禎帝期期艾艾道:“由崧哥哥,私情是私情,朕不能以私廢公,壞了祖宗社稷!”

朱由崧聽罷,深吸一口氣,俯身三叩首,正當,崇禎帝以為朱由崧要服軟的時候,就見朱由崧重新抬起頭來,石破天驚的進言道:“陛下現已誕下二子,故為大明社稷計,臣請早立太子!”

崇禎帝很身邊內侍都愣住了,朱由崧便重複道:“臣請立皇長子朱慈烺為大明太子!”

福王當即附和道:“臣,福王朱常洵,請立皇長子為大明太子、以繼宗廟!”

崇禎帝身邊的內監們紛紛醒悟過來,齊齊跪倒在地,用參差不齊的聲音附和道:“奴婢等,請皇爺以大明江山社稷為重,早立太子、以正國本!”

崇禎帝先是一臉的嚴肅,然後慢慢的,雙眉微微下垂,嘴角微微上提,卻是露出了一個微笑:“皇叔、由崧哥哥,你們倒是用心良苦啊!”

是的,崇禎帝並不是傻瓜,他當然知道朱由崧建議自己建儲的目的是為了洗清/掩飾他圖謀不軌的罪名,但事實上,根本不用福王父子擁立,朱慈烺就是鐵板釘釘的大明皇太子,然而既然朱由崧父子有首建之功,他也不能不認的,所以,關於認定朱由崧是否有謀朝篡位野心的事,自然就只能暫時擱置了,畢竟,崇禎皇帝也沒有真材實料證明朱由崧真有什麼反意----換句話來說,朱由崧現在是反意未顯、反跡未彰,硬要嚴懲,不能令四方藩王心服。

然而,對於是否安排鄭貴妃陪葬定陵一事,崇禎帝還要再跟朝臣們商量一下,不可能就這麼答應福王父子了,至於朱由崧這邊嘛,該盯的還是要盯,不會輕易因為首先建言自己立太子就輕易放鬆了監視。

“好了,朕那邊還有一大堆事情,就不在此久留了,皇叔、福王世子,節哀順變。”

說罷,崇禎帝轉身而走,帶着一大堆隨行人員離開了仁壽宮。

等崇禎帝帶着人走了,剩下的都是鄭貴妃跟前伺候的太監宮女及福王府的用人後,福王惡狠狠的瞪了朱由崧一眼:“混賬小子,為了你自己,就把擁立太子這個籌碼輕易的丟出去了,你皇祖母的事情怎麼辦,肯定還有變數!”

朱由崧當然知道福王其實心裡很清楚用首倡立太子是換不來鄭貴妃陪葬定陵的。

所以,朱由崧壓低聲音跟福王解說道:“父王明鑒,皇帝明寬實忌,首倡立儲這個籌碼其實是不作數的,所以,換兒子暫時過關還可以,換皇祖母陪葬定陵是不夠的;皇祖母的事,孩兒現在有一些新的想法,其一,皇帝一定會跟朝臣去商量皇祖母陪葬定陵的事,朝臣們也一定會以國用匱乏、不合祖制等說辭來阻止,那麼,到時候,我們就主動承擔皇祖母陪葬定陵的費用,籍此堵一部分朝臣們的口;其二,皇帝要是依舊猶豫不決,那我們父子就請旨留在北京就近服制。”

以崇禎帝一上台就迫不及待打發瑞王、桂王、惠王南下就藩來看,福王父子要是留在北京城裡,對皇權就有了某種無形的威懾,因此為了讓福王能乖乖回洛陽,崇禎帝是有可能妥協的;再加上福藩屆時又主動承擔了鄭貴妃陪葬定陵的費用,那麼不想逼迫福藩太甚,從而在史書上留下“不悌不親”之名崇禎帝或就只有同意鄭貴妃陪葬定陵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