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崇禎三年(1630年)五月,明軍集結了數萬人馬,正式打響收復永平四城的戰役。
根據戰前制定的計劃,明軍首先圍攻灤州,並調來紅夷大炮轟擊城牆。
阿敏得知灤州告急,便一邊向灤州派出援軍,一邊收縮兵力,將遷安的守軍撤回了永平。
但由於阿敏給灤州派的援軍太少----五千人分守四城,本來也就沒有多少機動力量,哪怕阿敏拆東牆補西牆了,可是總不能讓永平府城唱空城計吧----只有幾百人,且以蒙古兵為主,戰力有限,所以這些援軍還沒到灤州就被明軍在半路給消滅了。
既然援軍沒了,灤州守軍的末日也就到了,這不,當明軍用紅夷大炮轟開城牆后,后金守將納穆泰根本不敢跟明軍打巷戰,於是便領着部下們突圍而走,但在突出灤州城、逃往永平府城的路上,納穆泰部又遇各路明軍圍追堵截----祖大壽部遼鎮兵馬此戰倒也奮勇----損失相當慘重,等好不容易逃到了永平府城,所部已經十不存一了。
當然,也不是說納穆泰部損失的部屬都是被明軍殲滅了----明軍也沒有獲得那麼多首級----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蒙古兵,見形勢不妙,半路上就脫離了大隊,直接就逃出邊牆,逃回草原上自己的部族去了。
可饒是如此,阿敏終於意識到自己被阿巴海給坑了,所以,不想在永平把鑲藍旗實力消耗一空的阿敏,不等明軍進攻就下令全線撤退,棄城而走,由來路返回后金本土了。
在自己撤出永平的同時,阿敏還不忘通知遵化的后金軍一併撤出,於是,明軍沒費多大勁兒就全部收復了永平四城。
只是阿敏並沒有想到,他還沒有回到后金,阿巴海已經議定了其放棄永平四城的罪責,所以,最終,狂妄自大的阿敏並沒有逃脫被幽禁至死的處分,不過,由於鑲藍旗多為親近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勢力組成,阿巴海沒辦法將其吞併,便在削減了幾個牛錄后,任命同為舒爾哈齊之子的濟爾哈朗出任旗主,籍此在正藍旗內部製造對立、削弱正藍旗對努爾哈赤一系子孫的反感,並因此通過濟爾哈朗逐步掌控了正藍旗······
在北直隸的戰火逐漸熄滅之際,在那霸城裡,羅振聲正在宴請一位貴賓:“淺川大外記,不知道,在下上次跟你說的那件事,貴藩考慮的怎麼樣了?”
淺川大外記成清,是薩摩藩派駐在那霸監視琉球事務的負責人,同時也兼顧與中國及其他外國商人的通商,所以,前次羅振聲便直截了當的詢問他,是不是願意與福海號進行利潤更高的假錢及軍火貿易。
淺川成清放下手中的筷子,表情嚴肅的問羅振聲道:“貴號提供的假錢樣品,本藩已經檢視過了,似乎與日本國內正廣泛流行的當三永樂錢並無二致,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