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569 字 1個月前

第1278章

“為什麼作為一名軍中將領需要了解軍事工程學呢?”朱由崧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道。“《孫子兵法·地形篇》有云: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然而了解了地形之後,要妥善的利用地形,將不利的地形改造成有利或至少相對有利的地形,這就需要軍事工程學的幫助了,所以,你們不能將軍事工程學簡單的看做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也不能以為簡單構築一下營盤就可以了,事實上,哪怕是簡單的構築營盤也是大有講究的······”

上完今日課程的朱由崧回到泉水觀“上院”,一進後院門就看見大大小小的孩子們正聚集在觀內空曠的“天井”中,其中年紀較小的幾個,正在厚厚的草席上爬來爬去,而已經會走路的幾個大孩子正手舞足蹈的騎着木馬、走着低矮的獨木橋,玩得滿頭大汗呢。

“爹爹!”

看到朱由崧回來,朱慈焈第一個大叫着撲了過來,隨即天啟六年出生的庶長女嬌嬌、庶次女英娘、庶次子虎兒、庶三子琯兒,以及天啟七年出生的嫡次子恬兒也紛紛跟着叫了起來,並一窩蜂的沖了過來,抱住朱由崧撒嬌,倒是引得陪在朱慈焈身邊的鄭福松及寧虎、趙山等人的兒子/養子一臉的羨慕。

朱由崧笑呵呵的親了親每一個孩子的臉蛋,那些還自顧自玩着的也沒拉下,至於鄭福松等人,朱由崧則是伸手揉了揉他們的小腦袋,也算是在親疏有別的情況下,以最大的程度表示出親近和關愛了。

等安撫了一群孩子之後,邊上的王乾走過來報告道:“世子爺,鄭芝鵬求見。”

朱由崧笑道:“他是要見我呢,還是要見福松啊?”

王乾伸頭在朱由崧耳邊說道:“福海號急報,李國助派人襲擊了鄭芝龍在平戶的宅子,但鄭家的護衛很強,沒有把田川氏搶出來,只殺死了幾名田川氏身邊的侍女,鄭芝鵬此來,說明鄭芝龍應該比我們早一步收到消息。”

讓李國助去找幾個認識福松的人,是李諳當年暗示的,可是這麼久了,李國助一直沒得手,如今,鄭芝龍的實力越來越強了,李國助顯然是被逼急了,才直接採取了強搶的手段。

不過,鄭芝龍能比福海號早一步收到消息並不是說他比福海號的消息更加靈通,而是鄭芝龍在平戶經常性包郵船隻,所以能及時向外進行通報和聯絡,而福海號這邊,則必須等到名下定期貨運班船抵達后,才能進行消息傳遞,更不巧的是,福海號因為對日販賣的商品數量不足,目前更多保障利潤率更高的幾處走私貿易,每個月前往平戶和長崎的貨運班船已經從每月每地2班4船降到了每月每地1班1船,如此一來,消息傳遞的速度就更慢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畢竟福海號的貨物和運力就這麼點,能輾轉騰挪到這種程度也已經不容易了,實在是不能多責怪他們的;當然,說福海號的海外銷售商品這麼多年以來就沒有增加過,也是不正確的,事實上,福海號及福海號背後的順和店已經想盡辦法多籌集貨物了,但北地連年遭災,能籌集的商品非常有限,南方的大宗商品又掌握在南方本地勢家手中,很少有流出來的----人家自己也對日本貿易,憑什麼給福王府賺呢----所以,福王府的努力收效不大,而貿易商棧和走私線路卻越來越多,故而多搞來的那點商品也是實在不夠分配的,就只能拆東牆補西牆了。

這樣就是為什麼,羅振聲與薩摩藩勾搭時,只提假錢貿易和軍火走私的原因了,也是為什麼,朱由崧一定要把進行捕鯨活動了----為了創造更多商品的來源,只可惜,現在福海號名下的捕鯨船只有一條,每年能獲得的鯨魚製品很少,甚至連大明國內都不能滿足供應,逞論對日、對荷、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貿易了。

有人或許說,銀鏡可以多造幾面的。

的確,銀鏡成本很低,多生產些可以獲得超額利潤,但不要忘了,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所以,朱由崧必須控制每年的銀鏡產量,不能涸澤而漁,更不要說,銀鏡還是目前福海號並小琉球方面與遠東地區的西洋商人貿易的最主要商品----用銀鏡交換西班牙人送來的菲律賓漢族移民,交換荷蘭人提供的黑奴、馬來奴隸以及一些阿芙蓉----不能只顧着向日本傾銷。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