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1 / 1)

第1315章

因此就出現了“解散者一二,嘯聚者千百,鄉村打糧,日無寧刻”的局面,而那些被任命為明朝官員的“義軍”首領,也因為明朝官員的種種“刁難”和提防,不得不選擇重新與明廷決裂。

這不,郝臨庵、劉六、滿天星、一丈青、李老柴、獨行狼、田近庵等大小“匪首”降而復叛,再度在陝北大地攻城略地,就連神一魁的舊部茹成名等人也出現了不穩的跡象。

楊鶴聞訊后,不敢怠慢,立刻命令神一魁親手殺掉茹成名等人。

但神一魁還未來及動手,便被部下黃友才等裹挾,再次“叛亂”了。

由此,楊鶴招撫的最大成績化為了烏有,雖然明軍稍後的進攻迫使黃友才在殺死神一魁后再次投降,但不久黃友才又再度化身為“匪”,這樣一來,算是徹底宣告了楊鶴招撫政策的失敗。

急於平定山陝之亂的崇禎皇帝,眼見得錢花出去了,結果卻依舊不盡如人意,因此便改變了對招撫政策的信心和態度。

於是乎,主張招撫的楊鶴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進而又因為招撫所浪費的金錢和時間,遭到了崇禎皇帝的清算,就此被逮捕入獄,然後被發配袁州服刑,最後死在了袁州。

總算楊鶴還有一個好孩兒,日後深得崇禎皇帝信任,這才為楊鶴申請下來了官復原職的待遇,並因為搭了賀虎臣寧夏大捷的車,又追授了太子少傅,但這些就是后話了······

楊鶴去職之後,一向主張嚴厲進剿的巡撫延綏等處襄贊軍務的洪承疇被崇禎皇帝任命為新一任的三邊總督,主持對“義軍”的清剿工作,也正是在洪承疇的運籌帷幄下,山陝“義軍”受到了極大的壓力,最終不得不向豫北、豫南等地轉移,從而將明末農民起義擴大到更廣大的地區,進一步鬆動了明王朝的根基、將大明王朝推入了更深的深淵之中······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