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原本,孔部叛軍的小船還以為自己未必能追得上已經揚帆遠航的福海號船團,可沒曾想,福海號的船團行駛到了老鐵山東角洋麵后,忽然再次調頭,這樣就耽擱了一些時間,給孔部叛軍小船迎頭趕上的機會。
所以,孔部叛軍的小船們便興高采烈、爭先恐後的向福海號船團逼將了過來。
但孔部叛軍沒有注意到,楊石其實是有意把他們引導到一個相對開闊的海域的,而且福海號船團的最新軌跡是一條斜線,所以真正的交匯點,並非是叛軍所想象的近處,實際距離海岸線要更遠一點,風浪也比近海要大了一點,淮乙船、淮丙船這樣的遠海船隻對此並不受影響,但叛軍的小船就顛簸了許多。
由於要與三條淮乙船保持相近的船速,所以楊石在操使淮丙船時航線更偏東北一點,再加上淮丙三號一開始在隊尾,現在調頭后是隊首,因此,淮丙三號是第一個接近叛軍的小船大隊的;不過,接近歸接近,雙方的距離依舊在500步(250丈)以上。
“差不多了。”楊石估算了一下,確定在末尾的淮乙二號通過時,己方船隻不會與對手接舷,便命令道。“發信號,接下來由淮丙三號開始,各船依次施放火炮。”
隨着楊石的命令,淮丙三號左舷的4門長程紅夷炮開始噴吐起火焰來。
目前,淮丙三號單舷布置8門火炮,但其中2門是殺傷人員為主的1500斤佛郎機炮、2門是破壞敵方船殼為主的近程卡龍重炮,都不合適在500步距離上開火,因此現在能發言的,也就左舷4門8斤(10磅)半長炮了。
500步也就是250丈(明代180丈為1里),在這個距離上,單憑4門紅夷炮是構不成密集的火網的,因此毀傷效果幾乎為零,但問題是,現在雙方的位置是在大海之上,所以失的的炮彈激蕩起的衝天浪頭,卻讓一艘超載並近在咫尺的敵人小船出現了致命的傾覆,也使之成為了淮丙三號下水以來,第一個實戰成果。
只是敵船自持數量眾多,根本不已一條小船的傾覆和幾十名士兵洛水為意,除留下兩隻小船原地救人外,其餘幾十條船依舊不依不饒的逼了過來,而就在此時,跟在淮丙三號的淮乙十六號和淮乙十七號也依次發言了。
淮乙十六號和淮乙十七號都是福海號外購的二手福船,前者六百料、後者七百料,所以,船上都只有6門火炮(兩舷各3門),且主要是裝備大號佛郎機炮(每船各4門),八斤(9磅)紅夷炮的數量僅僅是每舷1門,因此,兩個水柱衝天后,引來的卻是孔部叛軍們的嘲笑聲,並未能給對手造成任何有效的損失。
淮乙十六號上的炮手開始緊急裝填炮彈的時候,淮乙二號也開始射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