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根據符筠生的建議,尚可喜越過沈世魁向明廷提出了因為擔心軍糧補給可能,因此希望從雲梯關一線入豫作戰的請求;然而,對此請求,北京兵部產生了爭議。
其中反對者擔心,尚可喜部進入南直隸後會重演孔有德部作亂的一幕,糜爛南直隸北部各府及山東南部和河南東部的確,因此堅決不同意尚可喜經由南直隸進入河南。
支持者卻認為,尚可喜的奏請也不是沒有理由的,須知道,山東、冀南的地方經濟至今沒有恢復,根本就不能提供尚部行軍所需要的糧食,且對東江鎮兵馬積怨太深,所以,尚可喜也是不得已才選擇危險性更大的海路運輸的。
正反雙方彼此互相不能說服,眼見得尚可喜南下之事就要落空了,但沈世魁一封接一封的奏報,讓明廷很是擔心尚可喜提出南運雲梯關其實是借故拖延,以為與后金接洽爭取時間;所以,在尚可喜再次表示,自己可以想辦法自籌運力后,北京兵部於崇禎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同意了尚可喜部經由南直隸開赴河南平寇的請求,並嚴令尚部在一月內全部開赴雲梯關。
獲得北京兵部的許可后,尚可喜部立刻登上福海號早已經準備好的運力,揚帆南下,南下之前,為了表示自己與后金的勢不兩立,尚可喜還把后金派來接洽投誠事宜的4名使者祭了旗······
南下的尚可喜部此時還剩下4000餘軍民,再加上一些捨不得丟掉的鍋碗瓢盆和一些金銀、糧秣,要將其全部運走,至少需要二十條船,不過,福海號一下子是不可能拿出二十條船來單獨為尚可喜部服務的。
所以,尚可喜率1000餘正軍和1000家眷先行,其餘700部隊和1300隨軍家屬則乘坐第二批船隻南下,其中尚可喜率領的先頭部隊於當年七月十日便抵達了雲梯關,隨後輾轉進入泗州地界休整,但尚可喜部待運的第二梯隊就差一點到不了南直隸了。
這不,后金方面沒有動手,沈世魁卻派兵準備強行“接手”廣鹿五島----順帶着吃掉尚可喜的剩餘部隊和一幹家眷;虧得尚部奮起反擊,堅決不讓沈世魁部登上廣鹿島,這才堅持到了福海號運輸船團的返回······
“大膽,你們福海號這是不想再和我們東江鎮貿易了吧!”從皮島趕來的沈世魁衝著登上自己坐艦的符筠生大發雷霆道。“信不信,本官請天子劍斬了你們!”
沈世魁如今是欽差鎮守登遼東江沿海等處、專理恢剿事務、掛征虜前將軍印、總兵官、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手中自然是有尚方寶劍的,根本不畏懼福王府的權勢。
不過,符筠生卻知道沈世魁的本質是商人,因此不軟不硬的回復道:“沈帥,話不要那麼大聲,草民聽的清楚。”
沈世魁已經準備翻臉了,就聽符筠生繼續道:“大道理,沈帥您比我區區草民要懂得多,也知道兄弟鬩牆、外御其辱的道理,更不會做什麼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所以,草民也不敢多勸您什麼,只是跟您說一句,幫助尚可喜南下,對王府來說,只是一筆買賣,既然是買賣,福海號也是要商譽的,自然不能言而無信,得把應承的事情給做完了。”
沈世魁冷然道:“只怕不止是生意那麼簡單吧?”
符筠生笑道:“您這是影射福王府在收買軍頭,這個話,草民不敢應承,想來王爺和世子爺也不敢應承,所以,我還是那句話,這是一筆買賣,具體說就是,尚可喜把除了家眷以外的附屬軍戶都賣給了本藩的海外王莊,一共三千五百口人,看着這麼大一筆生意上,王府才勉為其難幫襯他一把的,完事之後,便兩不相欠了。”
說到這,符筠生明示道:“類似的買賣,我們不一直在與東江鎮做嘛!”
沈世魁表情一動:“只怕,接下來這買賣就不好做了!”
沒錯,經過孔有德叛亂,以及福王府這麼多年的不斷吸納,東江鎮現在只剩下三五千兵馬和一兩萬依附的百姓,根基已經徹底空了,自然不能再做什麼人口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