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章
流寇攻克鞏縣、滎陽后,又繼續東進,窺視鄭州,為了防止鄭州被流寇攻取,河南巡撫陳必謙急忙調到左良玉、尚可喜等部馳援鄭州。
得知官軍主力即將開刀,還不敢在鄭州城下與官軍決戰的流寇便放棄了繼續奪取鄭州的打算,從偃城東進,攻下蔡、圍汝寧;原來南下湖廣的流寇一部,也從襄陽北還,分別圍困唐縣、泌陽,於是乎整個中原腹心之地,北至大河、南連楚界,千里之地,“蔓延皆賊”。
但眼下的情況還不單單是河南大部糜爛,這不,“義軍”還進一步東進南直隸,對明王朝造成了更大的打擊----崇禎八年正月初七,“汝寧賊”攻潁州,“其支賊”於當月初八,“由固始夜薄霍邱,三日,霍邱潰”;正月初十,流賊“焚壽州之正陽鎮”;十一日,“破潁州”,知州尹夢鰲“被創投水”而死,“州人,前兵部尚書張鶴鳴”被殺;隨後,東進“義軍”中的闖王高迎祥部、過天星部西行攻擊太和、亳州、陳州、睢州、沈丘、鹿邑、永城、太康、舞陽等地,最終返回了豫楚邊境,而東進“義軍”中的掃地王部、太平王部繼續東進鳳陽,並於正月十五日,趁着天降大霧之際,沖入鳳陽,最終攻克鳳陽,並縱火焚燒了明祖陵的享殿以及朱元璋年少時出家的龍興寺,只是迫於太監盧九德、總兵楊御蕃及南京鎮軍、淮安備倭軍、淮安漕運總督所部相繼開到救援,這才撤出鳳陽。
“義軍”攻入鳳陽,焚燒明祖陵的事情傳到北京,明廷如喪考妣,崇禎皇帝立刻罷了經筵,“素服避殿,親祭告太廟”請罪,又“命百官修省,俱素服從事”,接着崇禎皇帝又下令逮捕鳳陽巡撫楊一鵬、巡按吳振纓、鳳陽守備中官楊澤----楊澤接到北京的旨意后,當日自殺,而楊一鵬後來被處死,吳振纓則被流放邊地······
淮安這邊當日更早知道鳳陽淪陷、明祖陵和龍興寺被燒的事情,因此福王府派淮安的一群內監----其中有諦聽負責人、有負責掌握銀鏡技術的福雙號技術負責人、有負責對接北京排在福鑫號內的監督太監(也是東廠負責監察福藩在淮安動靜的頭目)的,等等等等----聚在一起,也長吁短嘆了起來。
其中負責在淮北采硝事務和郯城購柳業務的鄧淮衝著身邊幾人言道:“黃公公,各位同璫,大明眼下內憂外患,日盛一日,這難不成是氣數到了?”
負責淮揚廬鳳等地順和店事務的秦綱呵止道:“鄧公公,這話豈是我等奴婢可以說的!”
秦綱的話似乎義正嚴詞,但下一刻,秦綱便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其實,與其說大明氣數將盡,不如說光廟一脈得位不正,天厭之。”
邊上,半年前才從洛陽遷來淮安,並繼續負責珍珠蚌養殖事務的魯周眨了眨眼:“秦公公的意思是,天命即將落入王爺和世子爺的身上?”
福王府在淮安地面上的總負責人----明面上,諦聽和察微並不受其管轄----黃信,聽到這,開口道:“夠了,有些事情,心裡清楚就是了,說出來,那是給王爺和世子爺惹麻煩!”
想着自己水漲船高的一眾內侍似乎一下子清醒過來,一個個閉口不言了,此時就聽黃信繼續道:“我這邊已經接到了洛陽的消息,王府右奉承李諳李公公開春之後會坐鎮南京,由此可見,王府接下來會加強對江南、東南以及運河、長江沿線的經營,這對大家都是機會,但是誰要是口無遮攔的話,海外幾個王莊還缺人呢!”
幾個內侍身子一激靈,是的,海外據說升的比較快,但環境實在太差了,一個是沒什麼商業氣氛和消遣,足以無聊死人了,另一個就是各種疾病層出不窮,搞不好就英年早逝、埋屍異鄉了,所以,幾個沒有特彆強烈的進取心的內侍,輕易是不想出海的。
於是,引起話頭的鄧淮訕笑道:“黃公公說的是,我們再也不敢胡言亂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