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崇禎八年三月初三早上,歸真卿留下20名路通標師照顧前一晚受傷的標行及保民團士兵,並看押被俘和投誠的100多朝鮮士兵后,率部向20多裡外的大靜縣城開去;不過,歸部主力行動速度明顯比不過溫燕子、鍾英所屬2隊騎兵,這不,大隊才走了不到一半,馬隊就已經開始在大靜城下游弋了。
“看清這些馬賊的靠旗了嗎?”親自上城頭觀察動靜的大靜縣監向身邊的統兵副尉問道。“能判斷他們是什麼人嗎?”
是的,大靜縣這兩天光顧得收攏避免百姓、挑揀守城民壯和接納西海岸及西南海岸各烽燧的燧兵了,根本就沒有派人去聯絡明月鎮城及濟州城,所以一直不知道來襲敵人的“真面目”和“具體”數量;當然,這也不是縣監和副尉給忘了,而是兩人沒想到濟州城和明月鎮城各自只守了半天就陷落了,所以,大靜縣上下還在按部就班的做着應對,正常情況下,估計還要再拖上1~2天,才會小心翼翼的派人去島北查看呢。
統兵副尉回應道:“看那幾面旗幟,彷彿是大明來的馬賊,但數量上不對。”
烽燧報警是有講究的,一柱狼煙、兩柱狼煙、三柱狼煙所代表的敵人數量都是不同的,因此,根據濟州港傳來的警報,來襲敵人至少上千,與眼前之敵明顯不符。
大靜縣監便問副尉道:“朴副尉,你對此是怎麼判斷的?”
四十多歲的朴副尉一臉苦相的回復道:“下官知道的情況太少了,沒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縣監便腦洞大開的幻想道:“有沒有可能,來寇主力正頓兵濟州城下呢,現在出現的只是抄掠地方的零星匪徒?”
朴副尉一下子猜到了縣監的打算,便下意識的阻止道:“我看他們倒是不像零星匪徒!”
隨即,朴副尉解釋道:“抄掠地方的零星匪徒不去搶百姓,卻圍繞本縣縣城打轉,實在有些詭異了,所以,以下官看來,這些騎兵更像是來牽制本縣城內官軍的,而他們的大隊人馬則可能正在鄉野施虐呢!”
大靜縣監同意了朴副尉的判斷,進而提議道:“既然賊眾大隊或還在地方上劫掠,那有沒有可能,派兵出城吃掉這股馬賊呢?”
副尉搖頭道:“想要吃掉馬賊一部必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但他們顯然不會坐等我們反擊,是會跑的,而我們手上缺馬,卻是追不上的。”
濟州島上有朝鮮王庭直屬的養馬牧監,因此也是有些騎兵的,但問題是,直屬漢陽的牧監與地方文武之間沒有從屬管轄關係,所以這些少量的騎兵既不歸明月鎮指揮,也不聽州府-縣監的命令,自然而然的,也不會開進大靜縣城協防。
“而且更關鍵的是,現在城內別看有六百多將士,但其中五百民壯頂多只能協助守城,是沒辦法出城野戰的,僅憑百多個烽燧兵和十幾個衙役,卻是沒辦法應對數十馬賊的。”
朴副尉講事實擺道理,對此,縣監有些苦惱的說道:“現在聽任幾十名馬賊在城外肆虐,只怕會挫傷將士等守城之信心、墮全城百姓之士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