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22 字 1個月前

第1520章

“舍人,收到淮丁六號發來的信號,敵航向不變,繼續向濟州駛來。”由於海上風力漸強,船速較預計的為快,大明崇禎八年六月二十日下午申正(4時)剛過,謝友青指揮的淮丙船團就遇見了返航通報朝鮮水師動向的淮丁六號。“目前距離我們還有一個時辰的距離。”

謝友青看向身邊的淮丙八號船長唐直方,出身船師堂的唐直方立刻明白了謝友青的意思,告知道:“舍人,單向一個時辰,也就是雙向半個時辰左右,我們就要接敵了。”

謝友青這才回應道:“通知各船靠攏,船上水手立刻分批用飯,能睡的再睡個一炷香;另外,命令淮丁六號在船團及可能之戰區外圍游弋,以便到時另有安排。”

謝友青的命令很快被傳遞了下去,頓時整個淮丙船團進入了戰前最後的準備之中,不過由於之前曾經對戰全羅左道水師營清剿部隊的勝利,覺得朝鮮水師正規軍也僅是爾爾的各船水手們總體還是很輕鬆的,並沒有太多的緊張,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謝友青命令下達約20分鐘后,六艘淮丙船上的瞭望哨就已經從望遠鏡中看到了朝鮮水師的艦船了,然而,在當前的航速下,看見對手到靠近對手,至少需要1個小時,因此,雙方還有機會做最後的調整。

不過,由於朝鮮方面發現對手的時間明顯比淮丙船團較晚----大約是在申末時分發現遠處的淮丙船團的,較淮丙船團方面晚了大約15分鐘----再加上判斷淮丙船團的身份花了些時間,因此朝鮮差不多是進入酉初后,才緊急進入戒備狀態的;如此一來,自然也就不可能讓全體將士及時吃上晚飯、小憩片刻,以確保接下來戰鬥時的體力和精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朝鮮方面一開始就陷於了下風。

酉時初刻(5時半)前後,北大南小的兩隻船團已經接近到了相距不過1000米的距離,此時,根據戰前擬定的作戰計劃,整個淮丙船團忽然改變原先向正北航行的航向,以一字縱隊隊形的方式,向西北方向駛去,幾乎在雙方觸手可及的距離上與朝鮮水師擦肩而過。

鑒於在第一次濟州外海海戰中,見識過淮丙船團戰法的全羅左道水師營清剿部隊已經全軍覆沒了,因此眼下,朝鮮方面沒有人知道福海號這邊是故技重施,因此,一個個都產生了用錯力的感覺,甚至還有不少中下級水師軍官一度還對淮丙船團的身份產生了懷疑,以為當面六船並非是他們追尋的“海盜”呢。

但很快,朝鮮人發現了不對,這不,淮丙船上利用風速迅速駛離朝鮮水師后,並沒有就此遠去,而是在1000~1500米外,實施了調頭,然後返身沖向了朝鮮水師後部。

參與攻擊濟州港的朝鮮水師船隻一共有40多隻,散布在整個海面上,形成了前後相距7~8公里的巨大船團,其中因為要迎戰來者不善的淮丙船團的緣故,8艘板屋船和龜船已經糾集大部分的戰船在正南方向形成了戰鬥隊形,而後衛就只有3艘兵船、2隻小型蒼山船在護衛7艘毫無戰鬥力的運糧船。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