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41 字 1個月前

第1590章

清崇德元年、大明崇禎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被皇太極冊封為多羅武英郡王的阿濟格並多羅饒余貝勒阿巴泰等,率八旗兵、蒙古兵及漢軍約十萬人,分三路入獨石口,經延慶入居庸關,包圍昌平。

駐軍昌平的攝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守陵太監王希忠,總兵官巢丕昌,戶部主事王一桂、趙悅等分守昌平四門,準備堅守到底,但幾年前曾經被后金軍俘虜過的數千守軍突然叛變,打開城門迎接清軍進城。

面對危局,王禹佐等人寧死不降,最終被殺,而巢丕昌降敵,成為了大明迄今為止第一個向清軍(包括后金軍)投降的總兵級高級武官----李永芳投敵前是遊記,孔有德和耿仲明投敵前明廷承認的階級是參將,其餘投敵的不過是些都司、守備、千把總而已----因此造成了極其深遠的意義,但這是后話了。

昌平失陷后,清軍由西山趨良鄉,轉至清河,沙河,陷寶坻,克定興、房山。

進入八月後,清軍又連下文安、永清,分辨功課漷縣、遂安、雄縣、香河等地,接着又進軍涿州,克順義,再回師昌平,向東北至懷柔,攻克西和,又再一次攻掠了雄縣。

此時,阿濟格遵照皇太極“如欲進攻,度可取則取,不可取則毋取”的戰略布置,於一個多月內,在京師周圍“偏蹂畿內,攻略城堡”,共克十二城,獲人畜十七萬九千八百二十。

面對清軍的進攻,因手下主力都南下參與對流寇進攻的明軍督師張鳳翼、宣大總督梁廷棟,無計可施,只能以少量兵力尾隨清軍行動,根本不能進行截擊。

時年九月一日,清軍攜帶掠取的人畜財產,出冷口,“俱艷妝乘騎,奏樂凱歸”,為了羞辱明軍明廷,清軍在撤退時還留下了“各官免送”的字樣,對此,明廷上下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是的,明廷對於入侵的清軍沒有絲毫辦法,但對於有意勤王的唐王朱聿鍵倒是換了一個嘴臉。

朱聿鍵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後裔,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萬曆三十年四月初五日(1602年5月25日),生於唐王府,母親為毛氏。

朱聿鍵的祖父唐端王朱碩熿惑在嬖妾,心裡一直愛惜小妾生的兒子朱器塽,憎嫌朱聿鍵之父、唐裕世子朱器墭。

於是,他暗中把朱聿鍵父子囚禁在承奉司內,想活活餓死他們,當時朱聿鍵才12歲。

幸虧暗中有個小官張書堂幫忙送些糙米飯,在囚房中,朱聿鍵父子苟活了十六年,然而就在唐裕世子朱器墭奄奄一息之際,急切想襲唐王王位的弟弟、福山王朱器塽迫不及待的於崇禎二年(1629年)毒死了朱器墭。

唐端王朱碩熿對朱器墭的死不聞不問,反而還想取消了朱聿鍵的世孫地位並請明廷冊立朱器塽唐世子,結果,這件事連地方官也看不下去了,所以,時任南陽知府陳奇瑜弔唁唐世子時,警告了唐端王朱碩熿。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