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寧虎是從參加過對全羅道右水營火攻的火箭發射手中優中選優,挑出來的發射好手,再加上,又得到了泊於皮島西北方向的觀察船的信號指引,因此在短短几次校正後,這些火箭發射手便準確的命中了鐵山半島頂端中部的海灘區域。
隨即,看到觀察船掛出的、代表準確命中的綠旗,這些火箭發射手便開始了連射。
而清、朝軍隊這邊,雖然阿濟格已經命令各部妥善撤離了,但由於時間太緊,清軍根本就來不及全部撤出----烏真哈超這邊也來不及把火藥都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因此,當康格里夫火箭如雨點一般----好吧,這有些誇張了,沃恩島的面積很小,平坦的地方也很少,所以,同時只能容納4部火箭發射器同時發射,因此每一輪,清、朝軍隊只要面對4枚火箭----源源不斷的落下后,清、朝軍隊便如被人捅了老窩的馬蜂一樣,開始亂套了。
是的,這次寧虎使用的康格里夫火箭是經過了改進的,因此,更加容易在發射后爆炸----雖然發射的10隻火箭中,最多也就有那麼1~2隻能準確的在清、朝軍隊頭頂上凌空爆炸,其餘5隻沒炸,剩下的3~4隻不是早炸就是晚炸了----所以,面對爆炸形成的,具有殺傷力的鐵雨,哪怕是清軍中的巴圖魯勇士也擋不住的,自然不可能幹挨着。
但海灘及周邊的清、朝軍隊一亂套,就沒有人顧得上搬運火藥了,所以,接下來火藥被打爆也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了。
當被引燃的火藥引發了連鎖反應,進而形成大爆炸后,不為所動的火箭發射手們便轉向半島縱深發射了----朱由崧主導發明的這種康格里夫型火箭的射程超過3000米,而從沃恩島的發射陣地到鐵山半島頂端的東部盡頭,不過2.7公里,從發射陣位到半島頂端的根部(註:鐵山半島頂端呈現反“L”型),也不過是3公里,因此可以說火箭對於整個半島頂端都是全覆蓋的。
四月初,鐵山半島的冰雪已經消融,但因為小冰河時期的緣故,整個朝鮮北部的春天還遲遲未來,所以,鐵山半島上的草木依舊是枯黃的,沒有半的綠意,因此,一旦遇到火頭,不說立刻被引燃吧,但也點着了一些半腐爛的落葉和枯草。
隨着沃恩島上的火箭發射的越來越多,再加上海灘處爆炸形成的火苗開始蔓延,不但原本擱淺在鐵山半島頂端沙灘上的清、朝船隻開始起火了,就連左右的山頭也被點燃了山火。
熊熊燃燒的山火,明顯加劇了清、朝軍隊的混亂----有人想滅火,有人想逃跑,總之,人仰馬翻、兵荒馬亂,而阿濟格、孔有德等人一口氣逃到了7~8公裡外的小朝鮮村棲鳳里才停下腳步,這也是導致清、朝軍隊部分失去指揮的關鍵----包括昏迷的崔懷昌在內的不少清、朝官兵被燒死、嗆死、熏死,此外,在混亂中被人腳馬蹄踩踏而死、被迫投海而死的也有不少。
最後算下來,清軍的傷亡人數直接超過了攻佔皮島時的傷亡,若是再算上剛剛火藥爆炸時完蛋的那些烏真哈超兵,清軍在火箭攻擊下的總傷亡人數直逼500大關,對於阿濟格來說,簡直不可接受。
可即便阿濟格無法接受,事情也就這樣了,而接下來更麻煩的是,失陷在皮島的清軍怎麼辦?
須知道,皮島周邊水域的水深遠比鐵山半島頂端周邊要深了許多,“海盜”們完全不必擔心船隻擱淺的問題,也就是說,在沒了半島頂端紅衣火炮的威脅后,“海盜們”完全可以用船包圍整個皮島,然後在船上發射火箭,將整個皮島化為火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