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章
碩託不以為然道:“也許海上遇到風浪,遲到了呢!”
耿仲明解釋道:“我等進攻皮島已經兩個月了,為什麼不早早過來救援,卻非要候分克數,在皮島即將陷落前出發呢?”
碩託再次辯駁道:“或許是因為我們之前屢攻皮島不下,所以對方掉以輕心,沒想到我們後來用了奇襲的戰法,所以,沒來得及趕到也是正常的。”
碩託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畢竟誰也不能預測戰場上的所有變化,因此產生某種誤判,進而耽誤了出擊時間是有可能的,但卻不能解釋“林大虎”部為什麼在皮島打了兩個月後,才出現在皮島海面上。
所以,碩託又進一步猜測道:“也許,這股海賊是明廷得到朝鮮依附我大清后,匆匆招募的,期間浪費了些時間,故而,才導致了其趕到之時,皮島已經大部為我佔領了。”
阿濟格覺得碩託真是閑的發慌了,居然沒根由的胡亂猜測,因此以裁判的身份斷定道:“碩貝子說的,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畢竟,明廷是不可能越過朝鮮,去招募原本已經是朝鮮之臣的濟州海賊的,而且就算明廷決議招撫了,我朝在北京的探子,也會及時送回消息來的,絕不可能比濟州海賊出兵速度慢了;除非,明廷使者一到,濟州海盜便俯首稱臣,同時馬不停蹄的就出了兵。”
阿濟格隨後繼續道:“倒是恭順王說的有那麼點可能,應該是海賊得到朝鮮在我朝壓迫下即將收復濟州消息后,凶性大發,準備徹底消滅朝鮮水師,又打探到朝鮮水師在皮島助戰,這才匆匆趕來的。”
中國有句諺語,叫做,“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不,你一言我一語,阿濟格倒是把福王府名下水師出兵皮島的理由猜出大半來了,但問題是,這些都是沒有證據的瞎想,除了鬥嘴,沒有任何的用處。
碩託品砸了一下,覺得阿濟格說的有些道理,當即發狠道:“歸根結底,還是朝鮮水師不堪一擊,這才讓我軍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孔有德的目光忽然一凝:“說到船堅炮利,懷順王,當初福海號的船是不是也如此這般呢?”
耿仲明點點頭又搖了搖頭:“旅順一戰中,福海號的船雖然也算得上船堅炮利,但比起今天我們所見的炮船來怕是遠遠不如的。”
耿仲明和孔有德當初雖然身在旅順,但實際都未參加攻擊淮乙二號船團的戰鬥----出擊的主要是毛承祿所部----因此沒辦法確定海上的炮船與當初福海號名下炮船是一致的,只能根據當時毛承祿部的口述與剛才海上的戰鬥場景作為對照,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巨大偏差。
孔有德想了想,吩咐身後的親兵道:“立刻趕回盛京,稟告皇上,調潘學來鐵山,他當時參加了對福海號的攻擊,應該能分清楚福海號的船與海賊所用船隻是否一致。”
沒錯,孔有德是知道皇太極一心想查清楚濟州海盜、“祥福瑞”與福王府關係的,現在有機會了,自然要向主子邀寵的······